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九

标题包含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九
春来花月胜秋光,也为离人照断肠。何日儿夫重携手,清宵不复倚颓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到来,鲜花明月比秋天更加美丽,它们也在照耀着离别的人们的悲伤。什么时候夫妻才能再次牵手,共度美好的夜晚,不再依靠颓墙呢?
去完善
释义
1. "春来花月":此处"春"是指春季,而"花月"是指花卉与月亮,这句话是说春天的花卉和月光都非常美好。 2. "秋光":此处的"秋光"指的是秋天的美景。 3. "离人":意指离别的人,这里应该是指诗中的主人公,也就是诗中所描述的女性。 4.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痛苦的情绪。 5. "何日儿夫重携手":这句意味着何时才能再次和丈夫一起手牵手。其中“何日”是询问时间的词语,"儿夫"是古代对他人之子的尊称,这里是丈夫的意思。 6. "清宵不复倚颓墙":这里的"清宵"是指清静的夜晚,"颓墙"是指颓败的墙壁,"倚颓墙"则是指在颓败的墙壁旁边依靠或站立。整句意为当夜晚清静时不再倚靠在颓败的墙壁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之痛。诗人以“春来花月胜秋光”开篇,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然而紧接着就转到了“也为离人照断肠”,表达了即使在这美好的春光中,离别之人仍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这种情感的变化,使得诗人在短短的两句中就构建了一幅充满对比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何日儿夫重携手,清宵不复倚颓墙”,则是对未来团圆的期待和对现在孤独的哀伤。诗人期盼着有一天能与亲人重新牵手共度美好时光,那时再不必在冷清的夜晚依靠在颓败的墙边。这既表现了诗人对于团聚的热切渴望,也表现了他对于目前孤独境地的无奈与悲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简练的文字,以及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性的敏锐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九》是明代诗人朱升创作的一首抒怀诗。此诗通过对春日花草、江水、新月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初期,即公元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朱升正处于中年时期,他一生博学多才,但命运多舛,多次遭遇贬谪。他曾担任过国子监祭酒、翰林院编修等职务,但因直言敢谏而遭到权臣的排挤,被贬为地方官。这样的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宦海沉浮和人世沧桑,这也为他创作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 在明朝初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朱升作为一位文人雅士,自然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此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既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时代风貌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