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江市弥旬雪,人行失旧踪。
梅藏香骨瘦,冰结浪花重。
髣髴门前柳,昏迷郭外峰。
屋簷天汉在,一雁没清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边的小城下了整整一个月的雪,行走在其中找不到熟悉的道路。梅花藏在雪中只露出枝干,显得清瘦;江面冻结,浪花变得厚重。门口垂柳的身影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峦被大雪覆盖,仿佛陷入沉睡。屋檐上的冰雪与天空相连,一只大雁飞过,消失在了晴朗的天空中。
去完善
释义
《大雪》
作者:薛季宣
年代:南宋
1. 江市:指城市的市集地区。
2. 弥旬:连续十天的意思。
3. 失旧踪:失去原来的足迹。这里比喻道路被积雪覆盖,行人无法辨识原先的路线。
4. 梅藏香骨瘦:形容梅花在严寒中盛开,香气四溢,而枝干却因冰雪的压迫显得更为瘦削。
5. 冰结浪花重:指冰雪冻结形成厚重的冰层,形状如同浪花一般。
6. 髣髴门前柳:门前柳树的形象隐约可见。
7. 昏迷郭外峰:远处的山峦在风雪弥漫中若隐若现。
8. 屋簷天汉在:屋檐下依然有阳光照射进来。
9. 一雁没清空:一只大雁消失在晴朗的天空中。
去完善
赏析
《大雪》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大雪的美景和诗人由此产生的感慨。首联以江边的城市为背景,漫天的大雪使得人们失去了往日的足迹,表达了大雪的浓烈程度。颔联通过梅花、冰雪的形象化描绘,表现出冬天寒冷的特点,以及雪花的轻盈与美丽。颈联将柳树和山峰比作人,形象地表现了它们在大雪中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沉思。尾联则通过对天空中大雁飞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大雪中感受到的宁静与高远。整首诗色彩鲜明,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雪》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即公元1100年至1200年间。这个时期的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北方中原地区被金国占领,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
在薛季宣的人生际遇方面,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他在朝廷任职,担任过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等职。然而,由于他性格刚直,不善于奉迎权贵,因此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晚年辞官回乡,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然而,薛季宣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这种痛苦之中,而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象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大雪》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创作的。通过对大雪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