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潭守冢僧伐去大芭蕉种二松其上赋小诗记之二首 其二
草亡木卒太匆匆,独有髯龙在眼中。
雨折风吹终不死,霜根雪节贯青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和树木迅速枯萎,只有那繁茂的山石依然存活在眼前。尽管受到风雨的打击和摧残,它始终坚韧不屈,就像青铜铸造的一般坚实稳固。
去完善
释义
【草亡木卒】形容草木枯萎和死亡的速度很快。
【髯龙】此处指代松树。
【青铜】铜器的一种,这里用来比喻松树坚韧的树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龟潭守冢的僧人为背景,描述了芭蕉树的枯死和新种的松树。诗人通过对比草和木的生死迅速,表达了生老病死的无常和生命的顽强。"草亡木卒"指的是草木的生死迅速,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脆弱。然而,尽管风雨不断,但松树依然坚韧不屈,“终不死”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最后一句“霜根雪节贯青铜”描绘出松树经历风霜雨雪洗礼后,仍然坚韧挺拔的形象。整体来说,诗人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生命无常和生命力的顽强两个主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龟潭守冢僧伐去大芭蕉种二松其上赋小诗记之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孙觌创作的一首描述自然景观的古体诗。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诗人在宫廷和地方之间游走,仕途浮沉。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对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入思考,也使得他们在作品中反映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