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魏先辈二首 其一
长驱决文阵,眇古百战场。
朔风吹梅花,塞日淡无光。
一将功业成,千屯草木香。
高谈静寰宇,袖手归岩廊。
累累腰下印,奕奕眉间黄。
霖雨四海心,鼎鼐众口尝。
园林多胜事,岂久居其旁。
纵令猿鹤怨,出处庸何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投:献给,呈上。
2. 魏先辈:指的是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大臣。这里可能是指某位在魏国担任高级职务的人。
3. 长驱:形容军队迅速向前推进。
4. 文阵:古代军队的行列。这里可以理解为战争中的部署。
5. 眇古:遥远的历史。
6. 百战场:多次战斗的地方。
7. 朔风:北方的风。
8. 梅花:梅花在寒冷的季节盛开,这里象征着坚忍不拔的品质。
9. 塞日:边疆的日子。
10. 无光:暗淡无光。
11. 一将:一个将领。
12. 功业:建立的功勋。
13. 千屯:众多的驻军。
14. 草木香:草木的香气,这里可以理解为战争的气氛。
15. 高谈:发表高论。
16. 静:使安静,平息。
17. 寰宇:整个世界。
18. 袖手:把手藏在袖子里,表示无所作为。
19. 岩廊:岩石铺设的走廊,这里可以理解为高位。
20. 累累:众多的。
21. 腰下印:挂在腰带上的官印,这里可以理解为担任要职。
22. 奕奕:光彩照人的样子。
23. 眉间黄:古代诸侯画有五色的眉毛,黄色的眉代表尊贵。
24. 霖雨:甘霖,滋润万物。
25. 四海心:心系四海百姓。
26. 鼎鼐:烹饪器具,这里可以理解为治理国家。
27. 众口尝:各种意见都能得到重视。
28. 园林:花园,这里可以理解为美好的生活环境。
29. 胜事:愉快的事情。
30. 岂久居其旁:怎么会长时间留在这样的环境中呢?
31. 纵令:即使。
32. 猿鹤怨:猿猴和仙鹤的哀鸣,这里可以理解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33. 出处:出仕和隐居。
34. 庸何伤:怎么会有伤害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与英雄、歌颂英勇将领建功立业的诗。诗人首先用“长驱决文阵,眇古百战场”来展现战争的激烈场面和古代战场所特有的氛围。而后笔锋一转,“朔风吹梅花,塞日淡无光”,在严寒的冬天里,梅花依旧傲霜斗雪,虽凛冽的寒风也无法掩盖其光芒,以此象征在战争中涌现的英雄气概。
“一将功业成,千屯草木香”则描绘了英勇将领建立不世之功,使得四方安宁,草木亦为之含香。然后“高谈静寰宇,袖手归岩廊”表现的是将士们在边疆战场建功后,荣归故里的情景。
“累累腰下印,奕奕眉间黄”句则是赞美将领们身经百战,功勋赫赫,拥有显赫的功名。而“霖雨四海心,鼎鼐众口尝”则是希望将领们能够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治理国家,使人民幸福安康。
最后两句“纵令猿鹤怨,出处庸何伤”是在告诫我们,即使有时候会遭受误解和冤屈,但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端,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就能坦然面对一切风波,无所畏惧。这首诗正是通过描绘古代战争场景,歌颂英勇将领的风采,勉励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投魏先辈二首 其一》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应时创作的。据考证,这首古诗创作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在这段时间里,明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一些重大变革。
诗人在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下,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曾试图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功名,但未能如愿。这使得他对当时的官僚体制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他还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展了眼界,丰富了阅历。
在明嘉靖年间,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日益严重,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诗人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唤起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道德良知的坚守。因此,在这首古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魏先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所寄予的厚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