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书怀
金行肃物岁功成,银汉西斜夜气清。
淡月似为吾辈款,短檠深见古人情。
候虫促织巧能语,露叶堕林微有声。
自笑何为法天运,祇将心事卜前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金行的时节里事物显得端庄,一年的辛劳已告完成。夜晚的银河西斜,空气清新。淡淡的月亮似乎在为我们照亮道路,短小的油灯却深藏着古人的情感。夜幕中的昆虫巧妙鸣叫,落叶坠林的声音轻微而有序。我们不禁要问自己为何要仿效天地的运行,只是将心愿寄托于未来的路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行:五行之一,古以五行代表季节,秋季属金。
2. 肃物:使万物凋落。
3. 岁功:一年的农事或自然界的变化。
4. 银汉:银河。
5. 淡月:指月亮。
6. 吾辈:我们这些人。
7. 短檠:灯烛,借指读书时光。
8. 古人情:古人的情感。
9. 候虫:应季的昆虫,如蟋蟀等。
10. 促织:蟋蟀。
11. 露叶:沾有露水的树叶。
12. 堕林:落在树林中。
13. 自笑:自己嘲笑。
14. 法天运:遵循自然规律。
15. 祇:只,仅。
16. 心事:内心的想法。
17. 卜前程:预测未来的命运。
去完善
赏析
《秋夜书怀》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诗的首联以“金行肃物岁功成”和“银汉西斜夜气清”描绘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和明亮的夜空。颔联则通过“淡月似为吾辈款”和“短檠深见古人情”表达了对月光的喜爱和对古人的敬仰。颈联则以“候虫促织巧能语”和“露叶堕林微有声”描述了秋夜的安静氛围,以及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尾联以“自笑何为法天运,祇将心事卜前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思考与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夜书怀》是南宋诗人刘应时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公元1150年左右,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在这一年代背景下,中原地区的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苦。身为南宋文人,刘应时在这种时代氛围中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的诗歌多表达出这种忧虑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在个人际遇方面,刘应时是南宋官僚体系中的一员,尽管生活安稳,但他对民生疾苦感同身受。通过对国家现状的观察和思考,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人格魅力。这首《秋夜书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渴望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