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张武子

标题包含
寄张武子
霁月耿东南,流光浄如洗。 幽人怀夜光,掬水弄清泚。 春云多态度,蒸缊出山麓。 舒卷无定踪,形容劳远目。 可人古锦囊,多乎斯二者。 造物发天藏,笔端妙陶冶。 我具择法眼,仅得窥一斑。 恨无餐玉法,谩入蓝田山。 别来岁月换,倏如飞鸟过。 升沉不足数,交谊果如何。 夜窗浥露气,策策秋声高。 假寐发永叹,念远心忉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应时,字德新,号梅溪,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他生于1145年,卒于1206年,享年61岁。 刘应时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刘子羽是南宋的名将,母亲胡氏则是一位贤良淑德的才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洒满东南方,光芒清澈明净如洗。 诗人在月光下怀念友人,掬水清波寄托情感。 春天的云朵千变万化,在山麓蒸腾而升。 它们舒展翻卷,形态各异,引得人们注目。 那些古代锦缎上的诗意,有许多与此相似。 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诗人笔下精湛的描绘。 我用这独特的眼光选择,只能窥见其中一斑。 遗憾无法拥有传说中的餐玉之法,只得以漫无边际的方式走入蓝田山。 离别的岁月里时光更替,就像飞鸟划过天际那样迅速。 名利地位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数,真挚友谊才是最重要的珍宝。 夜晚的窗户沾满了露水,瑟瑟秋风中思绪纷飞。 闭上眼睛发出长长的叹息,思念远方的友人心情不安。
去完善
释义
1. 霁月:雨后初晴时的明月。 2. 耿东南:在东南方向明亮照人。 3. 流光:指月光。 4. 净如洗:纯净得如同被水洗过一般。 5. 幽人:指隐逸之士。 6. 夜光:比喻月亮。 7. 掬水:捧起水。 8. 清泚:清澈的水流。 9. 春云:春天的云彩。 10. 蒸缊:蒸腾的云雾。 11. 山麓:山脚。 12. 舒卷:舒展和卷缩。 13. 无定踪:没有固定的踪迹。 14. 形容:形貌与神态。 15. 远目:远望。 16. 可人:合人心意的人。 17. 古锦囊:古人用来装诗稿的手套或布囊。 18. 多乎斯二者:有多方面的才华。 19. 造物:创造万物者,这里指大自然。 20. 天藏:天地间的宝藏,这里指美景。 21. 笔端:笔尖。 22. 妙陶冶:巧妙地进行描绘和塑造。 23. 择法眼:分辨真伪优劣的眼光。 24. 一斑:局部、一点。 25. 餐玉法:一种养生方法。 26. 谩入:随意进入。 27. 蓝田山: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境内的一座山,以产美玉著称。 28. 岁月换:时间流逝。 29. 倏如:忽然间如同。 30. 飞鸟过:飞过的小鸟。 31. 升沉:升降沉浮,指人生的荣辱得失。 32. 不足数:不值得计算。 33. 交谊:友谊。 34. 夜窗:夜晚的窗户。 35. 浥露气:湿润的露气。 36. 策策:风声。 37. 秋声高:秋天的声音响亮。 38. 假寐:半睡半醒的状态。 39. 发永叹:发出长久的叹息。 40. 念远:思念远方的人。 41. 忉忉:悲痛忧伤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寄张武子》这首古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及友谊的感慨。开篇“霁月耿东南,流光浄如洗”两句,描绘了明丽如洗的月光,给人一种宁静之感;接下来的“幽人怀夜光,掬水弄清泚”则通过比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追求。“春云多态度,蒸缊出山麓。舒卷无定踪,形容劳远目”四句,更是生动地描绘了春云的千姿百态。而“可人古锦囊,多乎斯二者。造物发天藏,笔端妙陶冶”则是借古人之口,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张武子》是南宋诗人刘应时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金国的侵略,南宋疆域大幅缩水,民生疾苦,国家局势紧张。而刘应时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少年时代便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在与张武子的交往过程中,刘应时深受张武子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才华所影响,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刘应时的诗作中,许多篇章都表达了与张武子的深情厚谊,以及相互砥砺、共同探讨学术的情景。 在这个背景下,刘应时写下了这首《寄张武子》,表达了他对张武子的深深思念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真挚友情,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