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庠直舍
午日已过人寂寂,虚斋独坐竹萧萧。
睡魔正与诗魔战,窗外一声婆餠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独自在书斋中学习的情境。首句“午日已过人寂寂”的“午日”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在家中度过,因此显得寂静。次句中的“虚斋”指空寂的书斋,“独坐”指一个人安静地坐着,“竹萧萧”形容竹子随风摇曳的声音。第三句的“睡魔”和“诗魔”分别代表使人昏昏欲睡的因素和激发诗人创作欲望的因素,“战”表示两者之间的斗争。最后一句“窗外一声婆餠焦”描绘了窗外传来的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打破了宁静的氛围,可能是出自卖饼者的呼喊,也可能是其他市井声。
去完善
赏析
《县庠直舍》刘应时
这首描绘了在县学堂内的安静环境,通过午日、寂静的环境、诗人独坐以及窗外的一声声婆饼来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思索和心灵的净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县庠直舍》是南宋诗人刘应时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正值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刘应时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战乱和朝廷的腐败,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辗转流离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也对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当时,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屡次南下侵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益激烈,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无法得到解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刘应时写下了这首《县庠直舍》,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生的担忧以及对恢复太平盛世的热切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