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放翁剑南集

标题包含
读放翁剑南集
少陵先生赴奉天,乌帽麻鞋见天子。 乾坤疮痍塞目惨,人烟萧瑟胡尘起。 八月之吉风凄然,北征徒步走三川。 夜经战场霜月冷,累累白骨生苍烟。 五载栖栖客蜀郡,骑馿日候平安信。 喜闻诸将收山东,拭泪一望长安近。 瞿唐想见放船时,回首夔府多愁思。 蜀人至今亦好事,翠珉盛刻草堂诗。 放翁前身少陵老,胸中如觉天地小。 平生一饭不忘君,危言曾把奸雄扫。 周流斯世辙已环,一笑又入剑南山。 酒杯吸尽锦屏秀,孤剑声锵峡水寒。 万丈虹霓蟠肺腑,射虎刽鲸时一吐。 我虽老眼向昏花,夜窗吟哦杂风雨。 少陵间关兵乱中,放翁遭时乐且丰。 饱参要具正法眼,切忌错下将无同。 茶山夜半传机要,断非口耳得其妙。 君不见塔主不识古云门,异时衣钵还渠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应时,字德新,号梅溪,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他生于1145年,卒于1206年,享年61岁。 刘应时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刘子羽是南宋的名将,母亲胡氏则是一位贤良淑德的才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戴乌帽、穿麻鞋的少陵先生在前往奉天的途中,拜见了皇帝。 国家疮痍满目的景象刺痛了人们的眼睛,战乱使得民生凋敝。 八月的某一天,天气凄冷,他徒步跋涉在北方的三川之地。 晚上路过战场,月亮显得格外寒冷,一片片白骨上笼罩着淡淡的青烟。 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一直居住在四川,每天骑着驴子等待来自远方的平安消息。 当他听说将领们已经收复了山东,不禁泪流满面,觉得离长安已经很近了。 从瞿唐江放船而下,回望夔州,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思念。 如今四川的人们仍然热衷于追寻古人的踪迹,石刻上雕刻着关于草堂的诗篇。 陆游似乎有着杜甫的影子,胸怀广阔如天地般渺小。 一生中,他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君主,直言不讳地批判那些奸雄。 在这个世界周游一圈后,他又回到了剑南的山林之间。 喝光了酒壶中的美酒,听见孤独的剑在峡谷的水声中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的内心如同万丈彩虹一般,常常激荡出射虎杀鲸的勇气。 尽管我已年岁老迈,但每当我在夜晚的窗前朗诵诗歌,都会感到风雨之中的激情。 想起杜甫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艰苦跋涉,陆游却在那个时候过得安乐富足。 想要深入理解这种伟大的精神,必须具备正知正见的慧眼,切记不要轻易地将两者混淆等同。 那个茶山寺的夜晚,我听闻了高僧传达的微妙道理,这绝不是仅凭口头或耳朵就能领悟到的奥义。 您难道没有注意到那位塔主并不了解古老的云门宗,未来还是需要有传人继续发扬光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放翁:陆游,南宋文学家,字务观,号放翁。 2. 剑南集:陆游在剑南地区写的诗集。 3. 少陵先生:杜甫,唐朝诗人,字号少陵。 4. 奉天:今陕西乾县,这里指杜甫曾在奉天见到皇帝。 5. 乌帽麻鞋:形容杜甫的朴素装扮。 6. 乾坤疮痍:指战乱后的景象。 7. 人烟萧瑟:形容荒凉的景象。 8. 胡尘起:指战争爆发。 9. 八月之吉:农历八月初一。 10. 北征徒步走三川:杜甫徒步去三川。 11. 五载栖栖:杜甫在蜀地生活了五年。 12. 骑馿日候平安信:每天骑着驴等待平安的消息。 13. 喜闻诸将收山东:听到将领收复山东的消息感到高兴。 14. 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上游,这里指杜甫乘船经过的地方。 15. 翠珉:碑石,这里指刻有杜甫诗歌的碑石。 16. 草堂诗:指杜甫在草堂写的诗歌。 17. 危言:直言不讳的话。 18. 奸雄扫:扫除奸佞之徒。 19. 周流斯世:周游世界。 20. 剑南:四川南部地区,陆游曾经居住在这里。 21. 锦屏秀:锦绣屏风的美景,这里指剑南的美丽风光。 22. 峡水寒:指三峡的水流。 23. 万丈虹霓蟠肺腑:比喻陆游的才情横溢。 24. 射虎刽鲸:比喻英勇作战。 25. 将无同:不可一概而论。 26. 茶山夜半传机要:指陆游得到重要的军事信息。 27. 古云门:禅宗五宗之一,这里指禅宗的真谛。 28. 衣钵:佛教术语,指继承衣钵的传人。
去完善
赏析
《读放翁剑南集》刘应时: 刘应时的这首诗以杜甫和陆游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民众的关切与担当。首先提到杜甫北上求官,为国家治理问题贡献力量,而陆游则终身以国事为念,他们的诗歌作品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诗中,作者强调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杜甫在国家危难之际,奔赴奉天,与皇帝直面交流,勇敢地提出治国之策;陆游则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拒绝与奸雄同流合污,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诗人用“少陵前身少陵老,胸中如觉天地小”赞美了他们对国家的赤诚之心,以及心怀天下的宽广胸怀。此外,他还提到两位诗人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坚持创作,展现出了坚韧的精神风貌。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像杜甫和陆游这样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的理解。他认为,饱参要具正法眼,在关键时刻敢于表达立场,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同时,他也提醒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重视古人的经验和智慧,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放翁剑南集》为南宋诗人陆游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作于公元12世纪末的南宋时期。此时,中原国土大面积沦陷,朝廷采取偏安政策,致使民生疾苦日甚一日。 陆游这一时期的创作深受时局影响,满怀忧国忧民之心。他通过回顾古人之剑南词创作,寄寓了自己关注国家兴衰、百姓冷暖的浓厚情感。在他所处的时代,外患频仍,民不聊生,这位伟大的诗人始终秉承正义,抒发着满腔的民族气节和壮志豪情。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诗人受到当时著名文人辛弃疾的影响,倡导恢复古文运动,强调以古文为宗,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这种勇于创新的文学精神在刘应时的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