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
烟重柳腰困,雨肥梅脸皴。
夜窗无锁钥,晨气湿衣巾。
日晏犹便睡,犬鸣知有人。
西家新酿熟,祀灶请比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柳腰:这里指柳树的枝条。
2. 梅脸:这里指梅花的枝叶。
3. 夜窗:夜晚的窗户。
4. 无锁钥:没有锁住门窗。
5. 晨气:清晨的空气。
6. 衣巾:衣物。
7. 日晏:傍晚的时候。
8. 便睡:舒服地睡觉。
9. 祀灶:祭祀灶神。
10. 比邻:邻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首联中的“烟重柳腰困,雨肥梅脸皴”,形象地描绘了烟雨中柳树弯腰、梅花绽放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好。颔联则通过“夜窗无锁钥,晨气湿衣巾”的诗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亲近的关系。颈联中的“日晏犹便睡,犬鸣知有人”,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幽居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尾联中的“西家新酿熟,祀灶请比邻”,则是诗人与邻里之间的友善互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氛围。整首诗以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居》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刘应时创作的。据史书记载,刘应时出生于公元1159年,死于公元1214年。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当时宋朝的国力逐渐衰弱,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边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应时由于他的才华和忠义,被任命为地方官,负责治理当地的政务。在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因此,他决定辞去官职,回到家乡过上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这首《幽居》就是他在这段时期的隐居生活中所创作的。
在这首诗中,刘应时描绘了自己在幽静的山谷中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他在山林间与花鸟为伴,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这种生活正是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像他一样,远离战争和纷扰,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然而,他知道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都生活在战争和贫困之中,无法实现这样的理想。尽管如此,他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诗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宁静和平的美好,以此来寄托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