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仲南木犀
幽人何所为,兀然坐诗穷。
万事不复理,吟哦四壁空。
少皞从西来,天宇凄其风。
群芳渐摇落,桂子开墙东。
寒蟾驾璧月,老翠高菶菶。
景物尔独胜,色香谁与同。
岂藉红裳女,徒费丹砂工。
不受黄金恩,桃李谁争雄。
风漪卷轻碧,断霞曳微红。
清风袭衣袖,薄采喧儿童。
王孙亦好事,乘兴赏珍丛。
笑掬黄金蕊,糁缀光玲珑。
山村酒可篘,恍如入新丰。
胡不抱琴去,一饮醉其中。
露湿月华冷,风约零雨蒙。
静言参鼻观,身在广寒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隐者有何求,孤独地写诗抒怀。
万物不再理,只剩四壁回响诗歌。
少皞自西方来,天空中吹着寒风。
众花渐渐凋落,桂花却在墙角开放。
寒夜的月亮照亮夜空,绿树翠竹茂盛繁茂。
这样的景色只有你欣赏,谁能与你共享?
不需要借助红花美女,也不用浪费朱砂颜料。
不接收黄金的好处,桃花李花无法争艳。
风轻水波卷起小浪,晚霞拖出淡淡红晕。
清风吹拂衣袖,儿童在采摘热闹纷繁。
贵公子也热爱美好事物,兴致勃勃地观赏珍贵的花树。
微笑着摘下金黄的花朵,点缀在明亮的阳光下。
山村的酒可以酿制,仿佛进入了新的天地。
为什么不抱着琴前去,在那里尽情畅饮呢?
露水湿润月色寒冷,微风和细雨相约。
静静地说声晚安,感觉就像身处月宫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幽人:指隐居之人。
2. 兀然:保持直立不动的样子。
3. 四壁空:表示作者创作诗歌时的环境和心境。
4. 少皞: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帝之子,名挚。
5. 凄其风:形容寒风。
6. 桂子:指桂花。
7. 寒蟾:指月亮。
8. 老翠:指桂树的老干。
9. 红裳女:指红衣女子,这里可能是指《陌上桑》中的罗敷女。
10. 丹砂工:指炼丹术士。
11. 黄金恩:指皇家的恩典。
12. 桃李:指桃花和李花。
13. 风漪:指水面波纹。
14. 断霞:指晚霞。
15. 王孙:泛指贵族子弟。
16. 珍丛:珍贵的树木。
17. 水晶玲珑:形容花瓣晶莹剔透。
18. 山村酒可篘:描述乡村酿酒的景象。
19. 醪糟:一种甜酒。
20. 新丰:唐朝时期的一个县城,因产美酒而闻名。
21. 抱琴:弹琴。
22. 露湿月华冷:形容夜晚露水湿润的月光。
23. 风约零雨蒙:形容微风细雨的天气。
24. 静言参鼻观:指静静地品味桂花的香气。
25. 身在广寒宫:比喻自己仿佛置身于月宫之中。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金秋时节桂花开满墙头的美景的诗词。诗人以“兀然坐诗穷”的姿态描述了恬淡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在面对大自然美景时的感慨和激情。这首词从秋风、明月等景象着手,把读者的视野带到了桂花的盛开之中。通过细致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桂花的香气和姿态。同时,作者也传递出了一种摒弃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李仲南木犀》是南宋诗人刘应时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前后,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在这期间,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尽管政治稳定,但北方沦陷的疆土始终是宋人心头之痛。
刘应时,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济川,号青原山人。他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常在闲暇之时抒发家国情怀。在这首《次韵李仲南木犀》中,他以木犀(桂花)为喻,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决心。
刘应时在创作这首诗时,正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当时南宋朝廷重用理学,使学术界繁荣昌盛。刘应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宣扬儒家学说,提倡“仁爱”与“忠诚”,期望通过儒学的教育唤起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尊重。因此,本诗所表达的意境既有个人情感,也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