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谯允蹈知县和邓所作二诗复用韵答之

标题包含
谯允蹈知县和邓所作二诗复用韵答之
穷年斗粟亦时须,清坐那能论月无。 洗我破樽倾竹叶,觅君佳句写桃符。 种瓜晚计应先定,画饼空名不拟沽。 办取芒鞋山里去,羊肠纵险是夷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即使穷困到年底只有少许粮食,也要保持清高,不能以有无财富来衡量。把破碎的酒杯洗干净,用竹叶来酿酒。寻找你的优美诗句,将其写在春联上。种瓜的计划应该提前确定,不要画饼充饥,白白期待。准备好草鞋上山,即使是艰险的羊肠小道,也可以当做平坦的道路。
去完善
释义
1. "斗粟":意思是少量的粮食,这里形容生活简朴,有吃就行了。 2. "清坐":指闲坐无事的状态。 3. "破樽":损坏的酒器,这里用来表示自己的酒量很小。 4. "竹叶":即竹叶青酒,一种低度的药酒。 5. "桃符":古代挂在大门上的装饰物,上面写着吉祥话,以祈求平安。 6. "种瓜":指耕作。 7. "画饼":指虚无的事物,这里比喻不切实际的空名。 8. "芒鞋":草鞋。 9. "羊肠":形容道路狭窄曲折。 10. "夷途":平坦的道路,这里象征通达的人生之路。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李流谦以诗的形式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他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自己贫困的生活状况,却表现出了乐观的精神风貌。他鼓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高,不追求名利,用竹子和桃子这些自然元素来装点自己的生活。诗人告诫自己不要盲目追求虚幻的东西,而是要脚踏实地地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渴望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谯允蹈知县和邓所作二诗复用韵答之》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末年,政治腐败,外患严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流谦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生活际遇也深受影响。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由于时局动荡,无法施展抱负。在政治上受挫后,他转向文学创作,以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这首诗歌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中的“谯允蹈知县”是指当时的一位官员,他与邓一同唱和,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李流谦用韵答之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支持以及对时局的忧虑。这首诗既体现了李流谦个人的才华,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