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玉肌春瘦
玉肌春瘦。别凤离鸾後。柳外画船看翠袖。眼艳风流依旧。杏梁语燕绸缪。可堪前梦悠悠。几度欲成花雨,断云还过南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皙肌肤春天消瘦。离别后的凤凰与鸾鸟。在柳树外画船上看到翠袖美女。眼睛依然艳丽、风度翩翩。杏树上的燕子轻声细语。怎能忍受昔日的梦境如此漫长。多少次想化作花雨,却看到那片薄薄的云朵飘过南楼。

去完善
释义
1. 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2. 玉肌春瘦:形容女子肌肤细腻,身材苗条。
3. 别凤离鸾:指分离的情侣。
4. 柳外画船:指装饰华丽的游船。
5. 翠袖:绿色的袖子,这里指代佳人。
6. 杏梁:用杏木做成的房梁,这里指房屋。
7. 语燕:燕子的话语,这里指燕子的叫声。
8. 绸缪:原意是紧密相连,这里指燕子的叫声连绵不断。
9. 可堪:怎么忍受。
10. 前梦悠悠:指过去的美好时光。
11. 花雨:花瓣如雨落下。
12. 断云:飘散的云彩。
13. 南楼:南方的楼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情感独具一格。“玉肌春瘦”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窈窕的身姿和深婉的情感,犹如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别凤离鸾”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柳外画船看翠袖”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浪漫而美丽的景象,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杏梁语燕绸缪”一句则通过对燕子的描述,传递出丝丝哀愁与相思之情;最后两句“几度欲成花雨,断云还过南楼”则是词人表达对未来美好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体现出他内心的无奈与怅然。全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在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玉肌春瘦》是南宋词人卢祖皋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卢祖皋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学熏陶。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绩并不理想,屡次落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反而更加努力地钻研诗词歌赋。在这首《清平乐·玉肌春瘦》中,卢祖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女的青春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当时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女性在文学创作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卢祖皋在词中运用了许多女性形象,如“玉肌春瘦”等,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他也受到了辛弃疾、陆游等著名词人的影响,作品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