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草木起寒色,望来秋更清。 舟横遥夜月,风度隔城更。 避俗心虽在,休官疏未行。 空惭旧吟侣,有句续唐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贾似道(1213年-1275年),字师宪,号悦生、秋壑,浙江台州人。南宋晚期权臣、文学家,宋理宗赵昀的宠臣。 贾似道出身于世家大族,他的父亲贾涉曾任淮东制置使,母亲胡氏是宋宁宗的玄孙女。贾似道年轻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草木泛起冷峻的色彩,秋天的气息更加明显。 船只在漫漫黑夜里停泊,夜风拂过远方的城市。 尽管想要避开世俗的心仍在,但辞官归隐的意愿尚未付诸行动。 只恨过去的诗友已经离去,我只能用诗句延续唐代的诗歌精神。
去完善
释义
1. 草木起寒色:草木,指的是各种植物;寒色,指寒冷的季节中植物的面貌。 2. 舟横遥夜月:舟,船的意思;横,指停泊;遥夜,遥远的夜晚;月,月亮。 3. 风度隔城更:风,此处指风声;度,越过;隔,相隔;城更,夜间报时的更鼓之声。 4. 避俗心虽在:避俗,避开世俗;心,心中。 5. 休官疏未行:休官,辞去官职;疏,疏辞;未行,还未施行。 6. 空惭旧吟侣:空,白白地;惭,羞愧;旧吟侣,过去一起作诗的朋友。 7. 有句续唐声:有句,有个句子或诗句;续,延续;唐声,唐朝诗歌的韵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草》诗描绘了诗人贾似道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悟。开篇“草木起寒色,望来秋更清”,诗人以秋日的草木为引,表现出秋天的宁静与肃穆。接下来“舟横遥夜月,风度隔城更”,诗人通过夜晚的月亮和城市的声音,传达了孤独与宁静的情绪。随后,“避俗心虽在,休官疏未行”表达了诗人的隐逸之志。最后,“空惭旧吟侣,有句续唐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肯定和对前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草》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贾似道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264年,此时正值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南下攻宋,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贾似道时任宰相,但他昏庸无能,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贾似道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曾担任县令,因为廉洁奉公,得到百姓和上级的赞誉。后来成为宰相后,生活奢侈,沉溺于酒色,政治腐败,导致民心涣散,国家陷入危机。这一时期的南宋政权内忧外患,蒙古大军南下,人民生活在战乱和贫困之中。 贾似道虽然出身名门,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无法逃避历史的责任。他的诗作《草》以“草”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诗人通过描绘草的生长、枯萎和重生,寓意国家的兴衰、人民的苦难和希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也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