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郭隗台
燕相谋在兹,积金黄巍巍。
上诸欲何颜,使我千载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燕国的宰相在此谋划,积累黄金和财富,真是令人敬畏。他身居高位,满脸荣光,让我千年之后仍然为他悲伤不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燕相: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国的宰相郭隗。这里是借指作者所处的唐朝燕州地区的官员。
2. 兹:这个,这里。
3. 积金:积累财富。黄金是古代财富的象征。
4. 巍巍:形容建筑物高大壮观的样子。
5. 上诸:即上位者,指的是上级领导和官员。
6. 欲何颜:意为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7. 千载悲:长久地让人悲伤。
去完善
赏析
皇甫松的这首《登郭隗台》,通过对战国时期燕国宰相郭隗的缅怀和追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质的赞美。诗歌首先描述了郭隗台的壮丽景象,金色光辉闪烁,巍峨壮观。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眼前美景中,而是深入思考了历史的深意。诗人的提问——“上诸欲何颜,使我千载悲”,意在追问那些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的伟大人物们,他们的牺牲与付出到底有何价值?这种思考既是对郭隗等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也表达出诗人对社会、历史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郭隗台》是唐朝诗人皇甫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郭隗台上登高望远、怀古思今的情景。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朝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皇甫松创作《登郭隗台》的历史背景。
其次,在创作这首诗时,皇甫松正担任着朝廷官员,他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然而,当时的社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例如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等。这些问题让皇甫松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个人责任的担当。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郭隗台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它位于现在的河北省保定市。这个地方曾经是中国古代的一座军事要塞,也是著名谋士郭隗的出生地。郭隗曾为燕昭王献计献策,帮助燕国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皇甫松在此地登高望远,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类文明的辉煌,这也激发了他创作《登郭隗台》的灵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