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劝僧酒

标题包含
劝僧酒
劝僧一杯酒,共看青青山。酣然万象灭,不动心印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与我共饮这杯酒,共同欣赏这翠绿的青山。在这如画的风景中尽情畅游,心境悠然自得,内心平静如水。
去完善
释义
1. 劝僧:意为劝说僧人饮酒。劝,劝说;僧,僧侣,此处指佛教的出家人。 2. 一杯酒:意即给僧人斟上一杯酒。 3. 青青山:喻指大自然的美景。青,青色;青青山,山色青翠,喻指美景。 4. 酣然:酣畅的样子。酣,畅快,尽情。 5. 万象灭:形容一切景物在眼前消失。万象,各种事物、景象;灭,消失。 6. 不动心印闲:谓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内心仍保持平静。不动心,心境平静如水;印,印证;闲,悠闲,从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劝僧酒”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禅意之间深刻关联的领悟。诗中,诗人邀请僧人一同品尝美酒,共赏青山的美景。饮酒之际,世间万物仿佛都在这酣畅之中消失无踪,而那源自内心的禅意却在此刻更加明显地展现出来,平静而安详。 诗歌首句点题,作者巧妙地借用“劝僧酒”这一行为作为触发感悟的契机。而后两句则通过描述在酣畅之时周围世界的暂时消失以及内心宁静的感受,传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超越、心灵净化的追求。这种追求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发生,就像在这品茗赏景的时刻所体会到的那种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劝僧酒》是唐朝诗人皇甫松的一首描绘僧人饮酒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06年,即唐宪宗元和元年。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繁荣稳定,文化艺术空前繁荣,佛教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诗人们常常以佛家为主题进行创作。 在皇甫松创作《劝僧酒》的时候,他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无法进入仕途。然而,他却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诗人。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包括这首《劝僧酒》。 在这个时代,佛教在社会上的地位较高,僧人在人们的眼中通常是清心寡欲、严守戒律的形象。然而,在这首诗中,皇甫松却以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不拘泥于清规戒律的僧人形象。他用“劝僧酒”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恪守规则,而在于追求真实的自我和快乐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