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邻几伯镇观秘阁壁上苏子美草书

标题包含
同邻几伯镇观秘阁壁上苏子美草书
苏子佯狂不自疑,汉庭籍甚莫言非。 放歌金马居常醉,穷老沧洲不更归。 浮世功名均梦寐,平生翰墨独光辉。 壁间数字龙蛇动,神物通神亦恐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号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学家、史学家。 刘敞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苏轼假扮疯狂而内心坚定,他虽身处朝廷之中却并不受到争议。在金马台时常放歌豪饮,即便晚年潦倒也不回故乡。他一生追求功名如梦似幻,只有诗文书法才闪耀着光辉。墙壁上的字迹犹如神龙飞舞,神奇之物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活力与生命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同邻几伯镇观秘阁壁上苏子美草书:刘敞与邻几伯镇共同观看秘阁墙壁上苏轼的草书作品。 2. 苏子:指苏轼。 3. 佯狂:假装疯狂。 4. 自疑:怀疑自己。 5. 汉庭:汉朝的宫廷,这里代指朝廷。 6. 籍甚:名声很大。 7. 莫言非:不要说不好。 8. 金马:汉代宫门名,泛指皇宫。 9. 居常醉:经常喝酒。 10. 穷老:贫困潦倒。 11. 沧洲:水边的陆地,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12. 不更归:不再回来。 13. 浮世功名:世俗的名利。 14. 均梦寐:都和梦境一样。 15. 平生翰墨:一生创作的书法。 16. 光辉:灿烂辉煌。 17. 壁间数字:墙壁上的文字。 18. 龙蛇动:形容草书笔势生动。 19. 神物通神:神奇的物品具有神奇的力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的狂放与草书的艺术为焦点,表现出诗人对于这位伟大文人墨客的独特理解。首联通过描绘苏轼佯狂的行为,彰显出他在朝廷中的声望;颔联则以其高歌金马的豪饮生活与穷老沧洲的命运对比,突出其悲剧性的一生;颈联则将他的声名及翰墨技艺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其非凡的人生经历与艺术成就;最后,通过对秘阁壁上草书的赞美,表达出作者对苏氏书法造诣的高度评价,暗示其中的神物之威。整首诗犹如一幅精细的画卷,为读者呈现了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文人墨客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邻几伯镇观秘阁壁上苏子美草书》是北宋著名文人刘敞在公元1050年左右创作的一首诗。这一时期正值北宋仁宗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书法艺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刘敞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刘晦之曾担任国子监祭酒,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他的一生并不顺利,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没有取得成功。直到40多岁才通过进士考试,进入仕途。刘敞性格刚直,不畏权贵,因此他在官场上的遭遇颇多坎坷。 在创作这首诗时,刘敞可能已经遭受了一定的挫折,但他仍然保持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欣赏苏子美的草书艺术,认为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精神寄托。在同邻几伯镇的交流中,他将自己的感悟融入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