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云龙

标题包含
云龙
乾坤成列神流通,纯阳附阴生神龙。 伸屈妙运参帝功,一鼓絪缊油云从。 飞翔四海雨域中,万汇焦枯仰化融。 苦时潜德来奋踪,群生渴想心忡忡。 雷鸣云起德斯普,变化循环自今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地阴阳交泰通达,纯阳依附于阴气幻化神龙。 伸缩弯曲奇妙地参与造物之功,犹如鼓动混沌之气运化。 飞翔在五湖四海的润泽之地,万物焦枯得以依靠其化育之力重生。 苦难时刻道德潜藏而奋发崛起,众生渴望之心深谋远虑。 雷霆震撼伴随乌云四起,德行广布如今古亘变。
去完善
释义
《云龙》陈元光 1. 乾坤:天地,这里指大自然。 2. 列:安排,布置。 3. 神流通:形象地描述了自然之气顺畅流转的状态。 4. 纯阳:阳气旺盛。 5. 附阴:依附阴气。 6. 生神龙:生出神龙,这里的神龙是指风云降雨的气象现象。 7. 伸屈:伸展与弯曲,这里形容龙的形态变化。 8. 妙运:巧妙地运用。 9. 参:参与,协助。 10. 帝功:天帝的功德,这里比喻大自然的伟力。 11. 一鼓:一次鼓舞,这里形容云涌风起的过程。 12. 絪缊:气息浓厚、混沌未分的状态,这里形容乌云密集的样子。 13. 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14. 雨域:下雨的区域,这里指受降雨影响的区域。 15. 万汇:万物,这里指各种生物。 16. 焦枯:干枯,这里形容因干旱而枯萎的植物。 17. 化融:使万物融化,这里指降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18. 苦时:艰难的时刻,这里指干旱之时。 19. 潜德:潜在的能量。 20. 奋踪:奋发向前,这里指风雨努力驱走干旱。 21. 群生:众生,这里指百姓。 22. 渴想:渴望得到。 23.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24. 雷鸣云起:指打雷和起云的自然现象。 25. 德斯普:这是古汉语的倒装句式,意为“普德斯”,广泛施予的意思。 26. 变化循环:指的是自然的变化规律,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
去完善
赏析
《云龙》这首诗通过描绘龙的形态和习性,以及它如何与天地万物相互作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在诗中,龙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力量,它能够掌握天气的变化,滋润万物,使世界充满生机。同时,诗人也强调了龙的精神品质,如忍耐、奉献和自我牺牲,这些品质使得它在困难时期仍然能够发挥作用,为众生带来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云龙》是唐朝诗人陈元光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57年至762年之间,也就是安史之乱(755-763年)爆发期间。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陈元光是唐朝的一名戍边将领,镇守福建漳州一带。当时,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元光临危受命,承担起保卫边疆的重任。他带领将士们英勇抵抗,成功击退敌寇,为维护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安居乐业立下赫赫战功。 此外,陈元光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在军务之余,勤于创作诗歌,抒发自己对国家、民族以及战争的感慨与思考。在这首《云龙》中,陈元光以云龙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抗争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他以云龙的磅礴气势来比喻英雄豪杰的气概,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无畏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