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皇天啬甘泽,为农生理休。
哀哉桑麻瘁,得意蓬蒿稠。
一夜溜簷雨,晓屋喧鸣鸠。
惊涛注空壑,秀色溢平畴。
田舍无宿储,及此宽百忧。
陌上谁家郎,惟恐阻春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天吝啬下甘霖,农民盼望得休息。
可叹桑麻都枯死,却见野草繁茂密。
一场夜雨滋润屋檐,清晨鸠鸟在村舍啼鸣。
激流倾泻峡谷幽深,田间美景洋溢视野。
农户家中无粮储备,此番润泽解我心头忧虑。
阡陌相逢谁家少年,只怕阻碍了春日寻游。
去完善
释义
1. 皇天:指天空,也指上帝、天意。
2. 啬甘泽:吝啬地给予甘甜的水。
3. 为农生理休:为了农民的生活可以暂时休息。
4. 桑麻瘁:桑树和麻丛枯萎。
5. 蓬蒿:指杂草丛生的地方。
6. 溜簷雨:檐下流水。
7. 鸣鸠:指斑鸠叫声。
8. 惊涛注空壑:指雨水汇集流入山谷。
9. 秀色溢平畴:田野的美景泛滥。
10. 陌上谁家郎:田间的小路上不知是谁家的青年。
11. 春游:春天出游欣赏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雨后的景色和农家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农田生态的关注。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突显出雨后田野间的繁荣与生机。同时,诗人也指出农民的贫困现状,通过讲述田间人物的活动,反映出他们渴望丰收的愿望。这首诗既有细腻的景致描绘,又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田园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雨》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公度在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创作的。
在这一年里,黄公度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转折。他原本是一名文人士大夫,一直在官场沉浮,但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诗歌的热爱,他在这一年选择了辞官归隐,回到了故乡福建莆田。
在这段时间里,黄公度开始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当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内外交困,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南方的朝廷则陷入腐败和内斗。黄公度对此深感忧虑,希望能以自己的诗歌唤醒民众,唤起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黄公度创作了《喜雨》一诗。通过对春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望,以及对人民安居乐业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