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可师韵
五湖出画师手,一叶浮渔父家。
风里芙蓉野色,雨中鸿鴈汀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湖风景出自画家之手,一叶轻舟承载着渔民的家。
风中的荷花展现出自然的野趣,雨中的鸿雁和沙洲相映成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五湖:古代泛指太湖流域。这里代指苏州地区。
2. 出师:绘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指画师的技艺高超。
3. 一叶:形容船只的小。这里用来形容渔家的简陋。
4. 芙蓉:荷花。这里指江南水乡的美景。
5. 野色:自然界的景色。这里形容湖泊边的风景。
6. 鸿鴈:鸿雁,一种大雁。这里用来比喻湖边的鸟群。
7. 汀沙:水边沙滩。这里形容湖边沙地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次可师韵》是南宋诗人徐俯的一首描绘湖光山色的诗词。诗中以“五湖”、“一叶”为切入点,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辽远的自然景象。风中的芙蓉与雨中的鸿雁相映成趣,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隐逸情致。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可师韵》是南宋著名诗人徐俯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0年左右,正值金国南侵,中原战乱频繁的时期。徐俯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生经历了从官宦世家到战乱的磨难,见证了国家的动乱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因此,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在这个特殊时期,徐俯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切,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和人生际遇的思考。他深知在这样的乱世中,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但作为一名文人,他可以运用手中的笔,将内心的忧思和对和平的期盼传递给更多的人。
总的来说,《次可师韵》这首古诗是在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徐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