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画虎行为吉州假守苏公作

标题包含
画虎行为吉州假守苏公作
昔日何人画於菟,君家独有他家无。 宣城老包骨已朽,纷纷俗子尚讙呼。 大虎蹲踞小虎戏,目光注射百步外。 名画多闻内府收,人间岂惜千金费。 巉巉岩岩谷中石,老树穹枝拂秋色。 锐头将军射不得,却挂江南使君壁。 林间一啸四山风,麏惊狐号鸟堕空。 不向南山随李广,只愁东海笑黄公。 忆昔余顽少小时,先生教诵荆公诗。 只今耆旧无新语,赖有庐山病可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前是谁画的虎,只有你家中有这幅作品而别人家没有。 宣城的包骨老人已经去世,许多普通人在旁边大声喧哗。 大的老虎趴着,小的老虎在玩耍,它们的眼神甚至可以穿透百步之外。 这些名贵的画作经常被皇室收藏,人们为了得到它们愿意花费巨额的财富。 山谷中的石头陡峭无比,古树弯曲的枝条扫过秋天的风景。 即使是最勇敢的将军也射不中这画中的虎,因为它挂在江南使君的墙壁上。 树林里的一声咆哮让四周的风都为之颤动,野鹿、狐狸和鸟儿惊慌失措地飞散。 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不肯从南山撤退的李广将军,还有那位被狐狸嘲笑的黄公望。 回忆起我小时候,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背诵王安石的诗。 如今已经没有新的诗句可以传承了,只能依赖庐山隐者的智慧来获取灵感。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画虎行为:描绘老虎的动作。 2. 吉州:古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 3. 假守苏公:苏公指苏轼;假守,暂时代理地方长官之职。 4. 於菟:古代楚国对虎的称呼。 5. 宣城: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6. 老包:即包鼎,字明父,宋代著名画家,以画虎著称。 7. 骨已朽:意指包鼎已经离世。 8. 讙呼:高声欢呼。 9. 大虎蹲踞小虎戏:大虎蹲坐,小虎嬉戏玩耍。 10. 注射:注目,注视。 11. 内府:皇宫中的仓库。 12. 巉巉岩岩:形容山峰险峻。 13. 锐头将军:指勇敢善战的将领。 14. 林间一啸四山风:山林间猛虎咆哮,四周风声呼啸。 15. 麏惊狐号鸟堕空:獐子惊慌失措,狐狸尖叫,鸟儿掉落空中。 16. 不向南山随李广:不跟随李广到南山狩猎。 17. 只愁东海笑黄公:担心东海岸的黄公一样被嘲笑。 18. 荆公诗:指王安石的诗。 19. 耆旧无新语:老人之间没有新的言辞。 20. 庐山病可师:指庐山归隐的苏轼可以作为榜样。
去完善
赏析
《画虎行为吉州假守苏公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虎画,以老虎为主题,展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通过对画的描述,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当下世俗的讽刺。 开篇诗人提到,这幅画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画家家才有,其他人家都没有。这暗示了这幅画的独特之处和高雅品味。接着,诗人提到了画中的老虎形象,大虎蹲踞,小虎嬉戏,目光犀利,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此外,画中还有巉岩的山石、老树穹枝等景物,展现出秋天的景色。 随后,诗人用“锐头将军射不得”来形容这幅画的巧妙之处,即使是最勇敢的将领也无法射中画中的老虎。这表达了诗人对画作技艺的赞美。同时,诗人还提到这幅画被挂在江南使君的墙壁上,显示出这幅画的珍贵价值。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老虎的林间长啸,形容其威猛的气势。而“麏惊狐号鸟堕空”则描绘出群兽惊恐的画面,衬托出老虎的英勇无敌。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跟随先生学习荆公诗的经历,感叹如今的老一辈已经没有新的诗歌作品,幸亏还有庐山病可师这样的优秀诗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幅老虎画的描绘,展现出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当下世俗的讽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画虎行为吉州假守苏公作》是南宋诗人徐俯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高宗时期(1127-1162年)。 这个时期,徐俯正担任吉州刺史的职务。由于他是以书画著称的文人,因此有机会结识和受到皇帝赵构的欣赏。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徐俯见证了这段历史时期的变化,对国家的命运十分关心。 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比较复杂。一方面,南宋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另一方面,外患不断,民众疾苦多端。同时,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忠臣良将的安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徐俯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官员,他希望通过对老虎的画描绘来传达一种自强不息、勇敢刚毅的精神风貌,以此来激励士人奋发向前。 因此,徐俯创作的这首《画虎行为吉州假守苏公作》正是他在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一种个人表达,既体现了他对书画艺术的热情,又展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