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戊午山间对雪

标题包含
戊午山间对雪
雪中出去雪边行,屋下吹来屋上平。 积得重重那许重,飞来片片又何轻。 簷间日暖重为雨,林下风吹再落晴。 表里江山应更好,溪山已复不胜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雪花纷飞中走出,沿着雪地边缘行走;风从屋檐下吹过,使得屋顶上的雪更加平整。积雪堆积得如此厚重,却仿佛又那样轻盈。太阳温暖着屋檐间的雪,使之化为雨水滴落;而在树林的风吹拂下,雪花再度飘落。这壮丽的江山景象应该更美好吧?然而,溪流和山川已然无法承载这份清雅了。
去完善
释义
1. 戊午:戊午年,是干支纪年的一种,具体年份需要配合公历年份计算得出。 2. 山间:指山林之中。 3. 对雪:面对雪花飘落的美景。 4. 雪中出去雪边行:在雪地里行走。 5. 屋下吹来屋上平:从房屋下方吹来的风使得屋顶上的雪变得更加平坦。 6. 积得重重那许重:积雪积累得非常厚重。 7. 飞来片片又何轻:飞来的雪花又显得轻盈。 8. 簷间日暖重为雨:屋檐之间阳光照射的温暖使雪融化成了雨水。 9. 林下风吹再落晴:树林下的风吹过,使雨水再次落下。 10. 表里江山应更好:无论表里,整个江山应该都是美景。 11. 溪山已复不胜清:溪流与山峰都被白雪覆盖,显得更加清晰明亮。
去完善
赏析
《戊午山间对雪》是南宋诗人徐俯的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作。诗人在山中看到了积雪、飘雪和融化等现象,以此展现自然界的奇妙变化。此诗的赏析如下: 首联“雪中出去雪边行,屋下吹来屋上平”,描述了诗人在雪中行走的经历,以及房屋上下都积满了雪的景象。通过在雪中行走的画面,表现了雪之厚。 颔联“积得重重那许重,飞来片片又何轻”,体现了雪的重量和轻盈特点。堆积起来的雪看起来沉甸甸的,但实际上并不重;雪花看似轻盈,却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厚厚的积雪。 颈联“簷间日暖重为雨,林下风吹再落晴”,描述了阳光照射在屋檐上,使得雪化为雨滴落下;而树林间风刮过,使得尚未融化的雪再次落下。这表明了雪在阳光下会产生变化的特性。 尾联“表里江山应更好,溪山已复不胜清”,表达了诗人认为雪后的江山景色会更为美丽的期许,同时点出山川湖泊被白雪覆盖之后的清晰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中的美丽与奇妙,使读者感受到了冬日的宁静与纯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戊午山间对雪》是南宋文学家、诗人徐俯于戊午年间(公元1138年)在山间赏雪时创作的一首诗。戊午年间,正值宋室南渡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众疾苦。 徐俯,字师川,号东湖居士,江西抚州临川人。他曾在北宋朝廷任职,但因厌恶官场腐败,辞官回乡,从此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在乡期间,他与当地的文人墨客交往密切,常常一同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戊午年间,徐俯因山中积雪美景触动诗兴,遂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戊午山间对雪》。这首诗描绘了山间雪景的壮美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战乱背景下,民众生活的不易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成为了南宋山水诗的代表作品之一,流传后世,成为人们传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