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老画树石山水歌
老树笔间生,奇石笔下出。
浓淡高低远近山,阴晴朝暮烟云没。
漠漠江天杳杳空,不劳施力自然中。
便于沙际寻归路,却怪霜林叶不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大树在笔尖生长,奇异的石头在笔下显现。
山的轮廓有的浓郁有的清淡,有的高耸有的低矮,有的靠近有的遥远。
随着时间的流逝,阴沉和晴朗交替出现,早晨和傍晚的烟雾和云彩消逝无踪。
辽远的天空一片寂静,不需要刻意用力就能在其中找到自然之美。
原本想沿着沙滩找到回家的路,但深秋的树林里却没有红叶可供指引。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单老:画家单浩,字子正,号西湖处士,南宋末年至元初杭州人,善画树石山水画。
2. 老树笔间生:指画家在画纸上画出老树的形象。
3. 奇石笔下出:意指画家用笔触描绘出了奇特的石头形象。
4. 浓淡高低远近山:描述画中山峦的层次感与立体感,表现出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山峰。
5. 阴晴朝暮烟云没:描绘山间云雾的变化,展现晴天、阴天、清晨、傍晚等不同的气象。
6. 漠漠江天杳杳空:形容江天的广阔辽远和天空的遥远无垠。
7. 不劳施力自然中:赞美画中景象生动自然,不需要依靠外力的表现。
8. 便于沙际寻归路:意思是从画面中的沙滩地带很容易找到回家的路。
9. 却怪霜林叶不红:表达了作者对画中秋冬景色未能呈现出红叶景观的遗憾。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画家徐俯山水画的作品。诗中通过“老树笔间生,奇石笔下出”两句描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展现出徐俯笔下的树、石、山、烟云等元素和谐共存的画面。
接下来的诗句“浓淡高低远近山,阴晴朝暮烟云没”则更加生动地描绘出了画面的层次感,无论是山峰的远近,还是烟云的变幻,都展现得栩栩如生。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徐俯山水画中的意境变化丰富。
诗人接着以“漠漠江天杳杳空,不劳施力自然中”来赞美画家在画中表现出的自然美感,这种美并非刻意的雕琢,而是自然地流露出画家对生活、自然的观察和体验。
最后两句“便于沙际寻归路,却怪霜林叶不红”则通过对画中人寻找归家之路的场景描绘,提醒读者欣赏这副画作时不仅要关注画面的美学价值,还要思考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