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卜算子

标题包含
卜算子
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 卷尽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 供养及修行。 旧话成重省。 豆爆生莲火里时,痛拨寒灰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心平静了,道路也就变得空旷;风停了,树林也恢复宁静。 当浮云散尽,月亮自然显现明亮的光辉,这光辉中映照出山河的影子。 通过供奉与修行,再一次深刻地理解过去的教诲。 豆子在火中爆裂声就像莲花开放的声音,将寒冷的灰烬拨开,让它们重新燃起温暖的光芒。
去完善
释义
1. 卜算子:词牌名,始于唐代。 2. 徐俯:南宋诗人,曾任参知政事。 3. 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意为心境空灵,万物皆空;风静息,树林也宁静。这里通过描绘大自然环境的安静和谐,表达出诗人心境的平和与宁静。 4. 卷尽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意为云层散开,月亮明亮,山河倒影在月光下。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河壮丽景象的赞美。 5. 供养及修行,旧话成重省:供养指供给佛、法、僧三宝,修行指依照佛教教义进行的修行。重省表示重新省悟或反思。这句意思是,供养佛法与修行同等重要,过去的话语现在需要重新思考领悟。 6. 豆爆生莲火里时,痛拨寒灰冷:豆爆生莲,比喻火花四溅,生机勃发;拨寒灰,指激发热情。这句意味着要在生活中勇敢地面对困境,驱散内心的寒冷,积极寻求新生。
去完善
赏析
《卜算子》是宋代词人徐俯的一首描绘心境与自然的诗词。在这首词中,作者以空灵的心境和宁静的环境为基调,展现了月光下山河的壮美。同时,通过供养、修行的过程,表达了在生活中不断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风貌。整首词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卜算子》徐俯这首词创作于南宋初年,公元1135年左右。这时正值金兵入侵中原,北方大片土地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徐俯,本名徐待聘,字明叔,号峰庵,又号直翁。他的祖父徐禧因守备永乐城而殉国,故被追封为魏国公,因此徐俯具有崇高的政治地位。他曾任端明殿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后辞官回乡。他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民族矛盾激化的时期。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徐俯通过《卜算子》一词表达了他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生活的感慨。词中“天下事,不如意十常八九”的感叹,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而“忍一时,心上有云涛”则表现出他在面对困境时所采取的豁达态度。 综上所述,《卜算子》徐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南宋初年,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民族矛盾激发了徐俯的家国情怀,使得他在词中展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个人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