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州感梅公挚邹道乡遗迹
正言邹子独留名,法从梅公尚有亭。
药是苦言能治瘴,竹生屈曲坐看经。
风前云似秋前赤,雨后山能烧后青。
恋土怀乡频作恶,怀贤感旧叹飘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直译:公正的言论只有邹子受到赞誉,梅公的法度至今仍有亭台保留。良药苦口可以治疗疾病,竹子曲折生长让人静坐读经。风前的云彩像秋天的阳光那样红艳,雨后的山峰在燃烧后更加青翠。眷恋故土怀念家乡让我常常感到痛苦,感念先贤怀念旧事使我感叹人生的漂泊不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昭州:今广西梧州一带,古地名。
2. 梅公挚:梅挚,北宋时官员,曾任昭州知府。
3. 邹道乡:邹浩,字道乡,北宋学者、文学家。
4. 正言:官职名称,即谏议大夫,负责向皇帝提建议。
5. 独留名:指邹道乡因直言敢谏而留名后世。
6. 法从:与“文臣”相对,指军事、武事方面的官员。
7. 尚有亭:指昭州仍有梅挚任职时的遗迹。
8. 药是苦言能治瘴:指良药苦口利于病,治瘴即治疗瘴气之病。
9. 屈曲:弯曲曲折,形容竹子形态。
10. 坐看经:坐在竹子下观看佛经。
11. 风前云似秋前赤:形容秋天的景象。
12. 雨后山能烧后青:描述雨后山林的清新景色。
13. 恋土怀乡:留恋故土、怀念家乡的心情。
14. 怀贤感旧:怀念故人,感慨过去时光。
15. 频作恶:频繁出现不幸的事。
16. 飘零: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去完善
赏析
《昭州感梅公挚邹道乡遗迹》徐俯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对故友梅公挚和邹道乡的深深怀念之情之作。诗中描述了故友的遗物遗迹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敬仰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正言邹子独留名,法从梅公尚有亭”一句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之情;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药是苦言能治瘴,竹生屈曲坐看经”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最后两句“恋土怀乡频作恶,怀贤感旧叹飘零”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故人和家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昭州感梅公挚邹道乡遗迹》出自宋代著名诗人徐俯之手。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徐俯的家族在战乱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使得他在人生经历上有了深刻的体悟。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徐俯目睹了国家危亡、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这些都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他的诗作中,他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家国情怀的关注。
《昭州感梅公挚邹道乡遗迹》这首诗,正是徐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他以梅公挚和邹道乡这两位历史人物为切入点,通过对他们事迹的回顾,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人生的悲欢离合。同时,也传达了他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