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虞美人

标题包含
虞美人
梅花元自江南得。 还醉江南客。 雪中雨里为谁香。 闻道数枝清笑、出东墙。 多情宋玉还知否。 梁苑无寻处。 胭脂为萼玉为肌。 却恨恼人桃杏、不同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的原身来自于江南地区。 在江南,它受到众人的喜爱。 无论是雨雪之中,都是为了谁的香气而存在? 听说有几枝梅花在墙角独自开放。 多情的宋玉现在是否知道呢? 梁园已经找不到那些花儿了。 它们的花瓣如胭脂,花瓣如玉般娇嫩。 却怨恨那些恼人的桃花杏花,无法与梅花同时绽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徐俯: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 2. 元自:原本来自。 3.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指代江南地区。 4. 梅:梅花,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 5. 雪中雨里:形容梅花的坚韧品质。 6. 为谁香:这里是问梅花为谁而香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7. 清笑:形容梅花的淡雅和宁静之美。 8. 东墙:指的是房子的一边,这里用来描绘梅花的位置。 9. 多情宋玉:宋玉,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以文学才华著称,这里的宋玉是指对梅花有深厚情感的人。 10. 梁苑: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宫苑,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园林。 11. 寻处:寻找的地方。 12. 胭脂:古代女子用来化妆的颜料,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颜色。 13. 萼:花瓣的外部边缘部分,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形态。 14. 玉为肌:用玉来形容梅花的肌肤,表达了梅花的晶莹剔透之美。 15. 恼人桃杏:让人烦恼的桃花杏花,这里用来与梅花作对比。 16. 不同时:指桃花杏花开花的时间与梅花不同,这里用来强调梅花的独特之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虞美人》以梅花为主题,展现出作者对江南风物的独特感悟。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形象与气质,同时将个人情感投射其中,使整首词显得婉约动人。 上阙通过“梅花元自江南得。还醉江南客”展现出梅花在江南地区受欢迎的程度。接下来两句“雪中雨里为谁香。闻道数枝清笑、出东墙”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神韵。尽管面临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梅花依然散发出迷人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下阙将注意力转向词人的感慨。“多情宋玉还知否。梁苑无寻处”两句让人联想到古代才子宋玉,这里的“梁苑”可能指代某个繁华的都市,也可能是虚构的地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紧接着的两句“胭脂为萼玉为肌。却恨恼人桃杏、不同时”则是对梅花的赞美。诗人以“胭脂为萼玉为肌”形容梅花的美丽,同时用“却恨恼人桃杏、不同时”来表达自己对于梅花的偏爱。在这首词中,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梅花的描述之中,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情厚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是南宋诗人徐俯的一首名篇。这首词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正是徐俯晚年退居江西时期。这一时期,徐俯历经了宦海浮沉、世事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政治斗争激烈,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徐俯在年轻时曾受到重用,历任官职,但在政治斗争中逐渐失意,最终辞官回乡。在这个特殊时期,徐俯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命运,他的诗词作品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虞美人》一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