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州二首 其一
便风击鼓太平州,斜日落帆大信口。
二年两见黄山塔,平生不饮姑孰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顺风扬帆在太平州,夕阳西下起航于大信口。
两年两次遇见黄山塔,一生未曾品尝姑孰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太平州:古代的行政区划,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一带;
2. 二年两见黄山塔:指在两年内两次看见黄山塔;
3. 黄山塔:黄山上的塔,具体名称不详;
4. 平生不饮姑孰酒:姑孰是古代一个地名,以盛产美酒而闻名,这里用来代指美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和平静生活的热爱。前两句“便风击鼓太平州,斜日落帆大信口”,描述了诗人在太平州的所见所闻,通过“便风击鼓”和“斜日落帆”两个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悠闲自得。
后两句“二年两见黄山塔,平生不饮姑孰酒”,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诗人在这两年内两次见到了黄山塔,这是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记忆点,而姑孰酒则是他故乡的特色美酒。虽然诗人说他“平生不饮姑孰酒”,但这句话恰恰流露出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太平州二首 其一》是南宋著名诗人徐俯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1162年)。在那个时候,徐俯正经历着他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曾是抗金名将岳飞的门生,后来因战事失利而流亡江南,过着艰苦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深深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
与此同时,那个时代的背景也是十分复杂的。南宋朝廷在与金朝的战争中屡遭挫败,国土沦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朝廷内部的权臣们却为了争夺权力而勾心斗角,使得国家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徐俯的诗篇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在这首《太平州二首 其一》中,徐俯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中的百姓生活,展现了他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坚韧的生命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可以说,这首诗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人生际遇下产生的,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道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