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洲
金陵与庐陵,俱出白鹭洲。
相望万里江,中同二水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陵和庐陵都位于美丽的白鹭洲旁。
这两座城市相隔千里,却共同分享着一条河流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陵:即今南京市,是六朝古都,也是明代的南京城。在这里,“金陵”是一个泛指,代表着中国的古代文明。
2. 庐陵: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在古代属于庐陵县,这里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故乡。
3. 白鹭洲:在今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中的一个小岛,因岛上曾有白鹭栖息而得名。
去完善
赏析
《白鹭洲》徐俯
金陵与庐陵,俱出白鹭洲。
相望万里江,中同二水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两岸的白鹭洲景象。首句“金陵与庐陵,俱出白鹭洲”以地理的角度,点明了金陵(今南京)和庐陵(今江西吉安)两地都有美丽的白鹭洲。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两个不同地域的美景。接下来的两句“相望万里江,中同二水流”则描绘了长江浩渺、白鹭洲点缀其中的画面,表现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鹭洲》是南宋诗人徐俯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8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
徐俯在这期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在宋高宗绍兴年间科举及第,历任州郡官职,但因对官场生活不满而辞官归隐。然而,他的文才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秘阁修撰,后又晋升为中书舍人。尽管如此,徐俯仍保持清高的品格,最终因看不惯朝政的腐败而再次选择退隐。
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在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努力下,成功抵御了金兵的侵扰,取得了一定的和平。然而,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和纷争仍然严重,这对徐俯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一方面渴望能像白鹭一样自由地生活在美丽的洲渚上,另一方面又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