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看白莲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祇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下欣赏十里的荷花盛开,花儿与月亮同样美丽。
这美丽的景色就像华丽的霓裳曲舞蹈完毕,所有的宫女都从广寒宫下来一样。
去完善
释义
1. 十里荷花:指大片的荷花池。
2. 霓裳曲:唐朝宫廷乐舞,又称为“霓裳羽衣曲”。
3. 广寒:即广寒宫,又称“清虚宫”,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月亮上的宫殿,为嫦娥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皇宫或唐代宫廷。
4. 祇:通“只”,表示仅仅,只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月下白莲的诗。诗人通过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白莲与月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十里荷花带月看”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荷花的繁茂景象,同时借由月光的照耀,使得荷花更显晶莹剔透。而“花和月色一般般”则进一步强调了荷花与月光之间的紧密联系,仿佛二者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接下来的两句诗,诗人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场景。他设想在欣赏这美景时,有一支美妙的舞曲正在演奏,而这曲声似乎传到了广寒宫,引得嫦娥仙女也降临人间,共赏这美丽的荷塘月色。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还使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下看白莲》是明代诗人杨公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锁定在明朝初期,即公元1368年至1644年之间。这一时期,明朝刚刚建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
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杨公远在这个时期所经历的人生际遇。作为一位文人墨客,杨公远可能经历过科举考试的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他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欣赏自然美景,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并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从时代背景来看,明朝初年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这使得文人雅士有更多的机会去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如白莲等花卉。此外,佛教在当时也较为盛行,人们相信莲花具有清净、圣洁的象征意义,因此在许多文人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莲花的身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