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残梅

标题包含
残梅
可惜梢头烂漫芳,无心要趁寿阳妆。 宁教片片随风去,点在苔痕骨也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公远,字叔明,号西园,又号野趣主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1195年-1264年)。 杨公远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朵盛开的花朵如此美丽,我不想把它与寿阳公主的妆容相比。即使它随风飘落,它的香气也会沾染在青苔上,让人陶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梢头:树梢,树枝的顶端。 2. 烂漫:色彩鲜艳、盛开的样子。 3. 无心:没有意愿,不愿意。 4. 寿阳妆:南朝齐武帝女寿阳公主梅花妆的简称。 5. 宁:宁可,宁愿。 6. 苔痕:青苔的痕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残梅》,诗人通过梅花凋零的情景表达了个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人生观。首句“可惜梢头烂漫芳”描绘了梅花灿烂盛放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其旺盛的生命力。第二句“无心要趁寿阳妆”,则表现出梅花的自然之美,它并不像寿阳公主那样的花一般借重外物以展示自身,而是独立自主地盛开、凋谢。第三句“宁教片片随风去”,写的是梅花随着春天的逝去而逐渐凋落,即便消逝,也要选择坚持自己的品质,不愿随波逐流。最后一句“点在苔痕骨也香”,则是诗人的绝妙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即使零落成泥,化作尘土,梅花的芳香依然能够渗透到大地之中,融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轮回中。诗人借助残梅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残梅》是南宋诗人杨公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 在这首诗歌的创作期间,杨公远正值中年,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不顺,这使得他对官场产生了反感,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以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宋光宗时期,南宋朝廷对文人墨客的重视程度较高,许多文人在此期间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丰富了当时的文化氛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的和谐安定,当时仍有许多民生问题和社会矛盾需要解决。因此,杨公远在《残梅》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无奈和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