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西行散次韵程南仲

标题包含
水西行散次韵程南仲
散步招提去,禅房幽更深。 开经醒俗眼,瀹茗洗尘心。 石罅泉长溜,林巅蝉独吟。 诗成书雪壁,恐或有知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公远,字叔明,号西园,又号野趣主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1195年-1264年)。 杨公远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漫步在寺院内,步入幽深的禅房。 阅读经典以唤醒心灵,烹煮茶水洗涤尘世纷扰。 石缝中的清泉潺潺流淌,树梢上的蝉儿独自歌唱。 用诗歌记录此刻的美好,期盼能有共鸣之人共赏。
去完善
释义
1. 散步:慢慢地走路,这里是出去游玩的意思。 2. 招提:佛教寺庙的别称,这里指禅院。 3. 禅房:僧人的居室或修行处。 4. 幽深:形容环境静谧而深邃。 5. 开经:阅读佛经。 6. 醒俗眼:意思是让世俗的眼光变得清醒,了解佛理的真谛。 7. 瀹茗:烹煮茶水。 8. 洗尘心:洗去内心的纷扰与烦恼。 9. 石罅:石头间的裂缝。 10. 溜:滴落,此处指泉水从石缝间流出。 11. 林巅:树林的最高处。 12. 独吟:独自低声吟咏。 13. 书雪壁:在雪白的墙壁上写字或绘画。 14. 知音: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程南仲在水西行的散步中,探访招提寺的所见所感。"散步招提去,禅房幽更深",开篇便展现了一幅静谧深邃的禅院景象,牵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的美好。 第二句“开经醒俗眼,瀹茗洗尘心”,表现的是僧侣们诵读经文、冲泡香茗的生活细节,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意境。其中“开经”的表述象征着佛家智慧的启示,可以唤醒世俗之眼;而“瀹茗”这一动作,则形象地传达出洗去红尘烦恼的心愿。 接下来的两句“石罅泉长溜,林巅蝉独吟”,写的是山林间的泉水和蝉鸣之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生动。同时,这也是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反衬出禅院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诗成书雪壁,恐或有知音”,则是诗人倾诉心声的表达:在游历完寺庙之后,他将所见所感写成诗篇,希望能够在白壁之上书写下来,期盼遇到能领会他诗意的知音。这种对于知己的理解和共鸣的追求,不禁让人想起古人之间的珍贵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西行散次韵程南仲》是南宋诗人杨公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5年至1205年间,即南宋宁宗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杨公远正身处江南水乡的杭州,他的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见识了多种风土人情。在此之前,他曾做过县令等地方官职,但因正直清廉、刚正不阿的性格,数度遭受权臣陷害,仕途多舛。 当时正值南宋末年,中原沦陷,民族矛盾激化,而统治者却在偏安江南一隅。杨公远对国家的现状忧心忡忡,曾多次向朝廷上疏,建言献策,无奈均未被采纳。在这种背景下,他的诗歌往往寓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忧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