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碚
水晶宫中玉虾蟆,多年栖息嫦娥家。
忍饥不及一夜啗明月,天帝怒尔谪下三峡脚手犹爬沙。
婪酣大肚饱清气,但见琼流珠液百尺垂唅呀。
峡人只作泉水看,不知元和潄咽犹是月之华。
从来至味不可说,陆羽只作第四夸。
可怜提瓶肥羜子,强饮百斛莫救肝胆邪。
我闻老蟾之酥乃仙药,能使风草化作黄金芽。
何如闭口自润泽,换尔丑质生角牙。
会当骑尔却上月宫去,下看桑海渺渺凌苍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晶莹剔透的水晶宫里,生活着一只如玉般的虾蟆,它已经在嫦娥家中安家多年。
因忍受不住饥饿,曾在一个月内偷食了月光,这激起了天帝的愤怒,将它从高空的三峡降到了沙地。
它的胃口仍像以往那样贪婪,只要见到琼流珠液便会欣然俯首。当地居民都把它当作普通的泉水,并不知道这些被明月漱洗过的甘露正是月亮的精华。
尽管味道鲜美得无法用言语形容,可陆羽也只能评价它是第四佳品。而那提着水瓶四处寻水的牧童,就算勉强喝下数百斗,也无法拯救内心的焦渴。
据说老蟾的油脂是神仙药,能使得草木转化为金色的嫩芽。可是,何必再开口寻求呢?如果保持沉默,自然而然便能滋润心灵,换个角度看,或许可以淡化掉那些丑陋的形态和角牙。
当我们骑着它回到那曾经的天堂,向下俯瞰那渺小的桑田沧海和辽阔的苍霞之间,那种感觉又是如何呢?
去完善
释义
1. 水晶宫:神话传说中的龙宫,这里比喻月色下的水面。
2. 虾蟆碚:在今重庆市境内的一处地名,这里指三峡中的一处地方。
3. 嫦娥:中国神话中的仙女,传说她偷吃了丈夫羿从西王母处得来的长生不老药,飞到了月亮上,成了月仙。
4. 忍饥不及一夜啗明月:形容虾蟆因偷吃月亮而被天帝惩罚的故事。
5. 三峡: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6. 脚手:手脚并用。
7. 贪酣大肚:形容虾蟆贪婪地喝着清甜的月光。
8. 琼流珠液:指如同琼浆玉液的清澈流水。
9. 百尺垂唅呀:形容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景象。
10. 峡人:居住在三峡地区的人。
11. 元和:指元和年间,即公元806-820年,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此时期担任礼部尚书。
12. 漱咽:用液体漱口并吞咽。
13. 陆羽:唐朝的茶学家,被誉为“茶圣”,著作有《茶经》。
14. 第四夸:陆羽在《茶经》中将茶水分为四等,这里指第四等的水。
15. 肥羜子:肥嫩的羊肉。
16. 百斛:形容数量极多。
17. 肝胆邪:形容心情极度痛苦。
18. 老蟾之酥:指老蟾所产的酥油,传说中具有神奇功效。
19. 能使风草化作黄金芽:形容酥油的神奇功效。
20. 何如闭口自润泽:劝诫虾蟆不要贪吃,保持沉默可以自我滋养。
21. 换尔丑质生角牙:希望虾蟆能够改变丑陋的面貌,长出美丽的角牙。
22. 会当:表示某种假设或愿望。
23. 却上:重新回到。
24. 月宫:指月亮上的宫殿。
25. 桑海:指沧海桑田,意指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
26. 凌苍霞:登上苍霞山。
去完善
赏析
《虾蟆碚》这首诗描绘了虾蟆被贬谪后的生活以及诗人的感慨。诗人以虾蟆的视角,讲述了它从水晶宫到三峡的变迁。虾蟆因贪婪而惹怒了天帝,被谪降到人间,从此过上了清苦的生活。尽管生活困苦,虾蟆仍保持着对月亮的渴望。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贪婪行为的批判。同时,诗人也强调了至味的难得和珍贵,表达了人对美食的追求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虾蟆碚》是南宋诗人李石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4年左右,也就是南宋孝宗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南宋时期,政局相对稳定,文化繁荣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石正担任严州府学教授一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受到过多次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游览虾蟆碚的过程中,他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赞美山水的诗篇。
虾蟆碚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景点。这里的山泉清澈见底,石壁陡峭,山色葱茏。李石在诗中将虾蟆碚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色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