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柳梢青

标题包含
柳梢青
藓迹苔痕。 香浮砚席,影蘸吟尊。 雪正商量,同云淡淡,微月昏昏。 孤山往事谁论。 但招得、逋仙断魂。 客里相逢,数枝驿路,千树江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允平(1236年-1316年),字君衡,号西麓,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义乌,是南宋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等职。 陈允平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教育皇族子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藓迹苔痕:青苔的痕迹与斑驳的印记。 香浮砚席,影蘸吟尊:墨香的气息在砚台周围飘荡,身影映在酒杯之中。 雪正商量,同云淡淡,微月昏昏:雪花纷飞,与天上的云朵相互交织,月色朦胧。 孤山往事谁论:谁在谈论那孤山的过往? 但招得、逋仙断魂:只有那些诗人才会在这般美景中流连忘返。 客里相逢,数枝驿路,千树江村:客居他乡时相遇,驿道旁的枝头舒展,江边村庄的树木葱葱郁郁。
去完善
释义
1.藓迹苔痕:藓和苔指的是地面上的植物,这里指自然景象。 2.香浮砚席,影蘸吟尊:砚席表示书卷,吟尊是诗人喝酒用的杯子。这两句描写了书香和酒香飘散的情景。 3.雪正商量,同云淡淡,微月昏昏:这三句描述了冬天白雪覆盖的景象。商量意指飘落,同云指的是大片的云朵。 4.孤山往事谁论: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中,这里比喻诗人的故乡。这句表达了无人谈论过去之事的感叹。 5.但招得、逋仙断魂:逋仙指的是北宋隐逸诗人林逋。这里以他为例,感慨诗人在羁旅漂泊中只能招来诗人思乡之情的愁绪。 6.客里相逢,数枝驿路,千树江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见的情景。驿路指的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马经过的道路,江村则是江边的小村落。
去完善
赏析
《柳梢青》是南宋末年诗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词作。全词通过对藓迹苔痕、香气飘浮、月色昏暗等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孤山、逋仙等典故的运用,表达出作者在羁旅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藓迹苔痕”一词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沧桑的氛围。“香浮砚席,影蘸吟尊”则通过香味和影子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与宁静。接下来的“雪正商量,同云淡淡,微月昏昏”进一步刻画了雪景的特点,表现出天空阴沉、月色昏暗的景象。 接着,作者用“孤山往事谁论”引出了孤山和逋仙这两个典故。孤山位于杭州西湖的西北角,是宋代著名隐士林逋的隐居地。逋仙则是对林逋的尊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这里作者用孤山和逋仙的故事,暗示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作者以“客里相逢,数枝驿路,千树江村”收尾,表达了在旅途中偶然遇见的风景,衬托出自己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陈允平作为南宋末年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梢青》是南宋诗人陈允平的一首词。陈允平生活在南宋末年,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作方面。他的词风婉约绮丽,注重形式的工整和对前人佳作的借鉴。这首《柳梢青》是其代表作之一。 陈允平生活在南宋末期,这是一个国家衰败、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代。然而,这个时期也是宋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个时期留下了他们的才华横溢的作品。陈允平也不例外,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他独特的才情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美的词作。 在这首《柳梢青》中,陈允平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在南宋末年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和感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