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人之径山
一处才通处处通,凌霄突兀对青龙。
道途不涉最亲句,只在平常日用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处通了便处处通达,高耸云霄犹如面对青龙。
道理与道路无须远离生活日常,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径山:位于浙江杭州西北,是佛教天台宗的圣地,这里说的"上人"指的是得道的高僧。
2. 释子:即和尚。释为释迦牟尼的简称,子是对出家人的尊称。
3. 凌霄: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4. 突兀:形容山势陡峭。
5. 对青龙:指与东方的神龙相对望。在古代神话中,青龙是东方的象征。
6. "道途不涉最亲句":这句比较难以理解,可能是诗句中的某个字脱落了,或是传抄错误。如果保留原字,则无法给出准确注解;如果是传抄错误,则可以推测原句可能为"道德垂训本亲疏",意指佛法的教诲要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7. "只在平常日用中":意为佛法的真谛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中,不需要远离尘世去寻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一上人之径山》是宋诗僧释子益所作,以禅宗的哲理为指引,描绘了径山道场的美景及禅意。首联“一处才通处处通,凌霄突兀对青龙”意味着悟道的过程,只要打通一点,便能贯通全局;颔联“道途不涉最亲句,只在平常日用中”则强调佛法并非高深莫测,而是在平常生活中、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体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上人之径山》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释子益所作。释子益,即法号“子益”的僧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德宗至唐宣宗时期。他在径山出家为僧,因书法出众,被誉为“草圣”。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的佛教文化繁荣发展,禅宗逐渐兴起,径山作为禅宗五山十刹之一,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参禅问道。释子益作为其中的一员,对禅宗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释子益可能已经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如亲人的离世、友人的离别等。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向往禅宗的精神境界,希望通过修行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因此,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氛围。当时的人们崇尚佛教,许多人选择出家为僧,追求精神的解脱。这种风气影响了文学创作,使得许多诗歌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