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奉挽词二首 其一
性俭家常足,心闲体自胖。
令名缘有子,良贵不须官。
遗像衣冠古,高堂几席寒。
他年说耆旧,回首重辛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世节俭日常足够,心境悠闲身体自然强壮。好名声源自儿子,善良尊贵不需靠权势。留存的画像显现古老衣裳与头冠,高高的殿堂里摆满了寒冷的座位。多年后谈起这些老人,回首往事又感到酸楚。
去完善
释义
令名:美好的名声。
良贵:高尚的品格。
去完善
赏析
《郭朝奉挽词二首 其一》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郭朝奉节俭的家风、内心的宁静以及他对儿子的期望,展现了这位长者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地位。同时,诗中提到了郭朝奉的遗像和他生活的环境,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最后,诗人预言当后人谈论起这位前辈时,将会为之感到心酸。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郭朝奉挽词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俞德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期至13世纪初期。这个时期正值宋朝衰落,金兵南侵,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俞德邻作为一个士人,亲身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变革的苦难。他的人生际遇充满波折,曾担任过官员,但因不满当时腐败的政治环境而辞官回乡。在这段时间里,俞德邻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因此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军事软弱,民不聊生。金兵屡次南侵,南宋军民奋勇抵抗,但终究无法挽回败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俞德邻的诗作既有对民族英雄的赞美,也有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思考。他以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