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山寺

标题包含
金山寺
僧舍高低见,潮音晓夜闻。 仙凡一水隔,淮浙半江分。 鹘冷山腰月,龙嘘海角云。 瞿昙端不动,人世几纷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俞德邻(1894年-1973年),原名俞明震,字德邻,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和教育家。 早年经历:俞德邻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1911年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寺庙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显现,清晨和夜晚都能听到潮水的声音。 神仙和凡人仅相隔一条河流,淮水和浙江被划分成两半。 在山腰上,鹘鸟冷冷地看着月亮;在海角处,蛟龙吹动着云朵。 释迦牟尼佛始终保持平静,而人间却充满了纷扰。
去完善
释义
1. 金山寺: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是我国著名的古刹之一。 2. 俞德邻:字仁叔,号青城山人,南宋诗人。 3. 僧舍:寺庙里的僧侣居所。 4. 高低:指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 5. 潮音:海潮的声音,这里指江水的涨落声。 6. 晓夜:清晨与夜晚。 7. 仙凡:神仙与凡人,这里指金山寺周边的景色。 8. 一水:一条江水。 9. 淮浙:淮河与浙江之间的地区,这里指江苏一带。 10. 半江分:江水被分为两半,这里指长江。 11. 鹘冷:鹘鸟在寒冷的环境中。 12. 山腰月:山腰间的月亮。 13. 龙嘘:龙在吹气,形容云彩的形状变化。 14. 海角云:海角边的云彩。 15. 瞿昙: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 16. 端不动:端坐不动,形容佛的庄严肃穆。 17. 纷纷:纷乱复杂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金山寺》俞德邻这首诗词以寺庙为主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氛围。首联描绘了金山寺的景色:高低错落的僧舍、晨昏皆闻的潮音。颔联则以“仙凡一水隔”和“淮浙半江分”两句来形容寺庙之地的远离红尘和清净脱俗。颈联中的“鹘冷山腰月”与“龙嘘海角云”则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夜景的神秘壮观。而尾联中的“瞿昙端不动”表明了作者的心境,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纷争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山寺》是南宋著名诗人俞德邻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后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我国历史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金国和蒙古国的崛起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俞德邻作为一位南宋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与这一时期的动荡密切相关。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战乱频繁,仕途并不顺利。在他的诗作中,时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在《金山寺》这首诗中,俞德邻通过对金山寺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理想的生活似乎遥不可及。诗中传达出的无奈和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