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乐四首 其一
山林何所乐,忽忽遂忘归。
江阔天低水,山深雾湿衣。
青虫当户织,白鸟背人飞。
野性因留滞,非干与世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间林里哪里快乐?不知不觉竟忘了回家。
江水辽阔,天空低垂,水花四溅;深山幽谷,雾气湿润了衣裳。
绿虫子在窗前忙碌地编织着生活,白鸟儿离人远去,自在飞翔。
因为热爱这山野里的生活,我停留了下来,并没有和世俗冲突。
去完善
释义
1. 山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意味着远离尘世的安静与和平。
2. 何所乐:即“有何乐”,询问山林之乐是什么。
3.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快的样子。
4. 遂忘归:忘记回家,这里表示沉浸在山林美景之中,不愿离开。
5. 江阔:江河辽阔,此处用来形容江面的宽广。
6. 天低:天空显得很低,可能因为周围山势较高。
7. 青虫:绿色的昆虫,这里指蝴蝶一类色彩鲜艳的虫子。
8. 当户织:在门窗前飞舞。
9. 白鸟:白色的鸟类,如白鹭等。
10. 背人飞:向远离人的地方飞去。
11. 野性:诗人的个性,显示出热爱自然、不热衷于世俗生活的特点。
12. 留滞:停留居住。
13. 非干与世违:不是因为故意要与世人相背离,指自己不愿意被尘世繁琐的事务所累,而选择居住在山林中。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隐居乐山的诗篇。起句以“山林何所乐,忽忽遂忘归”写诗人陶醉在山林美景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接着的“江阔天低水,山深雾湿衣”描绘了山水相依、云雾缭绕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身临其中的感受。接下来,“青虫当户织,白鸟背人飞”刻画了山中生物各自忙碌的场景,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结尾“野性因留滞,非干与世违”则流露出诗人在山中纵情自然的洒脱个性,同时也表明并非刻意回避尘世纷扰。整首诗层次分明,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林乐四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俞德邻创作的组诗之一。这组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275年左右,即宋末元初之际。在这时期,俞德邻历经了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建立,目睹了战乱、社会动荡和百姓疾苦。因此,他的作品多表现了世态炎凉、民间疾苦以及怀念故国之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俞德邻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山林之乐。在《山林乐四首 其一》中,他以浓郁的诗意描述了山中春天的景色,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俞德邻面对动荡时代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