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居即事
云密露晨晖,西园独掩扉。雨新临断火,春冷著单衣。
榆荚奔风健,兰芽负土肥。交亲不是变,自作寄书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云雾遮掩了清晨的阳光,我独自走进了西边的花园并关上了门。雨水洗净了熄灭的火堆,春天的寒冷使我只能穿上一件薄衣。榆树的种子在风中疾驰,兰花的新芽承载着泥土的滋养。亲戚朋友并没有疏远,只是我自己很少写信给他们。
去完善
释义
1. 西园:指诗人所居之处的花园。
2. 断火:熄灭火炉,表示天气寒冷。
3. 单衣:指只有一层的薄衣,因为春天还比较冷,所以需要穿。
4. 榆荚:榆树的果实。
5. 兰芽:兰花的嫩芽。
6. 负土:依附在土地上。
7. 交亲:亲戚朋友。
8. 自作:自己造成的。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春居即事”为题,描述了春日清晨的情景和感受。首句“云密露晨晖”,描绘出春天的早晨,浓密的云雾中透射出晨曦的光辉,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西园独掩扉”的画面,传达出自己独居郊外、与世隔绝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雨新临断火,春冷著单衣”,写出了春雨初霁、天气微寒的早春景象,以及诗人在这情境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寒冷。“榆荚奔风健,兰芽负土肥”,则是对春天景物富有生机、活力盎然的生动写照,其中蕴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诗人通过“交亲不是变,自作寄书稀”表达了对于亲朋好友间疏远、书信往来减少的无奈和感伤,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整首诗,从自然景象到人生感悟,都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堪称一首优秀的春日抒情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居即事》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春天里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以下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可以从诗的题目《春居即事》中看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春季。在中国古代,春天是人们最为喜爱的季节之一,因为它象征着新生、繁荣和希望。在这个季节里,大地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人们会纷纷走出家门,欣赏美丽的春色。因此,薛能在春天里写下了这首描绘自己生活和周围环境的诗。
其次,在薛能创作这首诗的时期,他正身处唐朝的中晚期。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了所谓的“盛世”之后的历史阶段,政治日益腐化,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作为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薛能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些都是他在这个动荡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文学发展迅速,尤其是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都在这个时期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薛能作为这个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这些前辈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