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

标题包含
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
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 虽云秦暴赋可逃,后乃开通晋南渡。 当时未有神仙传,创自渊明诗五言。 祇今图画遍四海,楼台树木空苍然。 玄都亦说桃千树,梦得飘零因怨句。 未应只属羽人家,亦有因兹悟初祖。 我州那得桃花台,台下清溪转石哀。 仙耶释耶不可见,每一过之空系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家原本是在躲避长城戍边的环境里,世代居住在桃花源般的地方。虽然可以逃避秦始皇苛政,后来却是通往了晋朝南迁的路。那个时代还没有神仙的传说,陶渊明开创了五言诗歌的新篇。如今桃花源的故事传遍了四海,只是那些楼阁、树木都显得苍茫。玄都有千树桃花的美丽景象,白居易却因离愁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的诗篇。这美景不应该只属于陶渊明的家乡,也会有人在这里领悟到禅宗的真谛。我们这个地方没有桃花台,只有清澈的小溪和哀转的石声。无论是神仙还是僧人都不曾见到,每次经过这里只能无奈地解缆前行。
去完善
释义
1. 长城:明朝时期,为了防御北方的蒙古部落,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与改造,俗称“万里长城”。这里的长城指明朝时期的长城。 2. 戍:驻守边疆的地方军队。 3. 秦暴: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暴政。 4. 晋南渡:指西晋灭亡后,东晋元帝于建武元年(317年)在建康建立东晋政权的事件。 5. 渊明:陶渊明,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6. 五言诗:即五言古诗或五言律诗,是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一种体裁。 7. 玄都:指唐朝长安城的玄都观,是唐代著名的道教胜地。 8. 梦得:白居易的字。 9. 羽人:神话中能飞行的仙人。 10. 我州:赵蕃所在的州县。 11. 石哀:形容水流湍急的声音。 12. 仙耶释耶:意思是无论是神仙还是释家弟子。
去完善
赏析
《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是一首描绘古人避世隐居的诗词。诗人通过叙述祖辈避世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人还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最后,诗人以自己在桃花台的所见所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避世隐居生活的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是南宋诗人赵蕃在公元1180年左右所创作。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面临着金朝的军事压力,国家形势紧张。赵蕃作为一个文人墨客,虽没有直接参与政治斗争,但他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始终充满忧虑。 在赵蕃的一生中,他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性格刚直,不愿趋炎附势,最终被罢官回乡。在他回到故乡后,他过上了耕读自足的生活,与家乡的山川风物为伴,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在这首诗中,他以泊舟桃花台、进入妙香院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世界的憧憬。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蕃的诗歌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怀。他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独树一帜,而且在思想上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这首《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就是他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深刻反思和积极追求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