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赵守鹿鸣宴韵
邦侯光价擅文场,密印心胸书传香。
鸣鹿载歌苹野什,骄骅群跨杏园芳。
阳春有脚葭吹管,生意无边柳著行。
已报主人环玉立,与观宾句递春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诸侯们独领风骚于文学舞台,内心丰富的书籍弥漫着书香。
在湖畔小径上,歌声如同鹿鸣般悠扬,马蹄踏过杏花林。
春天悄然降临,从笛声中传来蒹葭的音符;生机勃勃的柳树屹立在湖畔,旁若无人地望着远方。
已经有人报告了宴会的主人,那些嘉宾们在等待春天的佳篇。
去完善
释义
1. 邦侯:古代诸侯国君主,这里指的是地方长官。
2. 光价:光大的身价,形容有很高的声望。
3. 文场:文化活动的场所,这里指诗文的舞台。
4. 密印:机密文件,这里指地方长官治理的成果和经验。
5. 心胸书:心怀谋略的书籍,这里指地方长官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6. 鸣鹿:发出鸣叫的鹿,这里比喻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
7. 载歌:载歌载舞,形容欢乐的样子。
8. 苹野什:指鹿鸣宴的场景。
9. 骄骅:矫健的马,这里比喻优秀的人才。
10. 杏园芳:杏园的芳香,这里指美好的宴会场景。
11. 阳春有脚:形容春天的脚步。
12. 葭吹管:用葭莩(jiā fú)的芦管吹奏音乐,形容音乐的美妙。
13. 生意:生机勃勃的景象。
14. 无边:没有尽头,形容生机勃勃的景象非常广泛。
15. 柳著行:柳树成行,形容春天的美景。
16. 已报:已经报告。
17. 主人环玉立:主人像玉一样珍贵,这里指地方长官。
18. 与观宾句递春坊:与其他宾客一起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次赵守鹿鸣宴韵》是南宋诗人徐元杰的一首诗歌,它描绘了赵守主持的鹿鸣宴的场景。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赵守赞誉和尊重之情。“邦侯光价擅文场,密印心胸书传香”两句表达了赵守在文学领域的成就以及他对知识的热爱。接下来的四句则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鸣鹿载歌苹野什,骄骅群跨杏园芳。阳春有脚葭吹管,生意无边柳著行。”这四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宴会的氛围,表现了人们欢声笑语、互相敬酒的美好画面。最后两句“已报主人环玉立,与观宾句递春坊。”则是诗人对赵守和其他宾客的赞美,他们在宴会上的才情和智慧,使得整个宴会更加熠熠生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赵守鹿鸣宴韵》是南宋诗人徐元杰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当时,宋金局势相对稳定,但民间疾苦和朝政腐败依然严重。
徐元杰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年轻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后来进入京城任职。在这个时期,他目睹了朝廷的腐败和民间的苦难,心中充满忧虑。然而,他在诗文中表达出来的却是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创作这首《次赵守鹿鸣宴韵》时,徐元杰正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选拔和培养人才。他认为这是自己为国为民效力的机会,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人才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