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陈商

标题包含
赠陈商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朝中期著名诗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李晋肃曾任县令。 李贺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七岁能诗,被誉为“神童”。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因为父亲的名字...查看更多
appleyan0430
去完善

译文
苍天的眼睛何时才能睁开,让沉睡已久的正义之剑发出震耳欲聋的一声怒吼!
appleyan0430
去完善
释义
天眼:喻指公正的裁决;古剑:象征正义。
appleyan0430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写了陈商的才华、困境与品格,同时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慨与寄托。全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长安有男儿”至“何必须白首”)刻画了陈商年轻却心灰意懒的形象,揭示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第二部分(“凄凄陈述圣”至“旁古无寸寻”)具体描述了他的学问修养和生活状态,既表现了他的执着,也反映了社会的冷漠;第三部分(“公卿纵不怜”至结尾)转入议论,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既有具象的生活场景,又有抽象的思想表达。例如,“太华五千仞”一句,不仅描绘了华山的雄伟,更隐喻了陈商高尚的人格。而“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诗人渴望公平正义的强烈愿望。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兼具艺术感染力与思想深度,堪称李贺作品中的佳篇。
appleyan043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作者李贺正处于人生郁郁不得志的阶段。此时的李贺虽有报国之志,却因种种原因无法施展抱负。他深感命运多舛,世道艰难。陈商是李贺的好友,同样是一位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之人。李贺写此诗赠予陈商,既是对友人境遇的同情与慰藉,也是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与无奈。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们这类文人常陷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之中,此诗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下诞生。
appleyan043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