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来

标题包含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朝中期著名诗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李晋肃曾任县令。 李贺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七岁能诗,被誉为“神童”。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因为父亲的名字...查看更多
Irene林恩如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一夜的秋雨,桐树在风中显得更加凄凉,显示出壮士的辛苦和悲凉。衰败的灯光下,络纬的叫声令人感到寒冷无比。此时有谁在默默阅读那一卷竹简上的古书呢?这些古籍无人问津,却使得蛀虫们失去了食物。今晚的我思念之情愈加强烈,肝肠寸断。这寒冷的夜晚,我只得面对鬼魅般的灵魂,他们似乎在诉说着那些未能传承下去的故事。我的怨恨如同千年未化的血一般,深入泥土之中。
Irene林恩如
去完善
释义
【桐风】秋风。 【壮士苦】指壮士们在此秋夜感到无比的心酸与痛苦。 【衰灯】昏暗的灯光。 【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其鸣声如织布声。 【寒素】指贫寒之士。 【青简】古代书籍。 【不遣】不让。 【花虫粉空蠹】指无人观赏读书,白白让书中的道理被蠹虫所食。 【思牵】思绪牵绕。 【肠应直】形容心情凄苦,痛断肠。 【雨冷香魂吊书客】指阴冷的秋雨引发对读书人的哀悼。 【鲍家诗】指鲍照的诗篇。鲍照,南朝宋文学家,一生困顿不得志。 【恨血千年土中碧】化用战国时韩非子的“泣泪皆成珠”的古老传说,形容深仇大恨犹如千年不化的鲜血染红了土壤。
Irene林恩如
去完善
赏析
《秋来》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来临时,桐树风声让人心惊,壮志未酬的诗人倍感痛苦。在昏暗的灯光下,络纬鸟悲鸣着寒冷的夜晚。有谁翻看那一卷竹简,不让书虫将之蛀空呢?苦苦思念今天晚上让他的肠子都痛得打结,冰冷的秋雨与祭奠的香魂都在哀吊这位读书人。在秋天的坟地里,鬼魂们吟唱着鲍照的诗句,而它们的心头之恨已化作了千年的鲜血,使土地都染上了苍翠。
Irene林恩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来》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杰作,此诗大约创作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这个时期,李贺正风华正茂,他满腹诗书才华,却历经坎坷,无法施展抱负。然而,李贺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以超凡的艺术才情,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和理想。 当时,唐朝虽经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但仍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希望能改变这一现状。而年轻的李贺也同样渴望建功立业,大展宏图。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描绘出一幅生动而深刻的社会画卷,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风貌。
Irene林恩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