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沙漠的沙子如同白雪,燕山的月亮弯如钩子。什么时候才能给马儿戴上金络头,在秋天的原野上奔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大漠:这里指北方的大沙漠地区。
2. 沙如雪:形容沙子的颜色白如白雪。
3. 燕山: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为古代燕国之地。
4. 月似钩:月亮如钩子一样弯。
5.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
6. 金络脑:用金子做的马笼头,表示精良的马具。
7. 快走:让马快速奔跑。
8. 踏清秋:在秋天的原野上驰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豪情壮志的诗。诗人以“大漠”、“沙”、“月”等形象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边塞画卷,用“金络脑”、“快走”等词语表达出渴望建功立业的热切心情。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激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马诗》是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95年),时年李贺年仅十五岁。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衰微,政治腐败、藩镇割据严重,民生疾苦。
李贺生活在一个书香世家,少年时期才华横溢,却因家族不祥的名声而备受排挤。在科举应试中被黜落,未能实现建功立业的心愿,一生穷困潦倒。然而,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体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贺通过咏马以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他在诗中将马比作勇士,渴望像骏马那样驰骋疆场,为国效力。全诗借物寓意,象征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怀才不遇的悲痛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