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公子夜阑曲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的沉水烟雾缭绕,夜晚乌鸦啼哭的景象。曲折的池塘中荷花开得正盛,腰间系着的白玉却倍感冰冷。

去完善
释义
1. 袅袅:烟气缭绕上升的样子。
2. 沉水烟:即沉香。是一种名贵的熏香材料。
3. 乌啼:乌鸦啼叫,通常形容夜晚的氛围。
4. 夜阑:夜深的时候。
5. 曲沼:曲折的水塘或池塘。
6. 芙蓉:指荷花。
7. 玉:这里指腰带或腰间的装饰品。
8. 冷:使人感到寒冷或寒冷的气氛。

去完善
赏析
《贵公子夜阑曲》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描绘夜景的诗歌。在这首诗中,李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展现了贵公子在夜晚独处的情景。
诗的开头两句“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描述了夜晚宁静的氛围。“袅袅沉水烟”形容烟气缭绕的美景,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乌啼夜阑景”则表现了夜晚时分,乌鸦的啼鸣声打破了寂静的夜晚。
接下来的“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曲沼芙蓉波”形象地描绘了池塘中的荷花在月光下泛起的波光粼粼的景象;“腰围白玉冷”则通过比喻,表现了贵公子白皙的肌肤在夜晚显得更加晶莹剔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贵公子在夜晚独处的情景,以及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寥。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得诗歌的艺术效果更加突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贵公子夜阑曲》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繁华景象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5年左右,即唐宪宗元和十年。这一时期,李贺身处京畿之地,对上层贵族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因此他创作的这首诗歌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氛围。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贺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被任命为奉礼郎,这是一个地位较低、无足轻重的官职。然而,他却能够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文学技巧,将宫廷生活中细微的奢华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才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但他的人生际遇却并未因此而得到改善。
在这一时期,唐朝社会逐渐走向衰落,政治斗争激烈,宦官专权,百姓疾苦。然而,在宫廷贵族的生活中,这些现实问题似乎并不存在。李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贵公子夜阑歌舞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繁华与堕落,同时也揭示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