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苍然亭
苍然亭下櫂歌声,十里重湖第一程。
岂要老来游汗漫,试扶孙去看升平。
晴空云退青山朗,晚渚风生白鸟轻。
历□旧游班目睫,日呼颖辈识经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苍然亭下的悠扬歌声中,我们开始了这趟十里的环湖旅程。
年老的我,依然充满活力,不需要太费力就能游览得尽兴。带着孙儿一起欣赏这个和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晴空中白云飘散,青山显得更加清晰明亮。傍晚的水边,微风吹过,白鸟轻盈地飞翔。
回顾过去的老朋友和熟悉的风景,仿佛都还在眼前。每天都呼唤着年轻人,让他们认识这些美好的地方,传承我们的文化。
去完善
释义
【苍然亭】张埴的诗中提及的地点名称,暂无具体历史信息。
【櫂歌】一种曲调,指的是水上的歌声。
【十里重湖】指距离很远的水域。
【汗漫】形容无涯际的样子,这里应该是指老年时无拘无束的漫游。
【试扶孙去看升平】这里的"试扶孙"表示带领孙子观看太平盛世的景象,以示教导。
【晚渚风生白鸟轻】描述夜晚湖边微风吹拂,白鹭轻盈地飞过。
【历□旧游班目睫】这句诗句含义不明,可能是字迹模糊无法辨识的部分,也可能是原文如此。
【日呼颖辈识经行】意思是每天呼朋唤友,了解他们的行为,教导他们认识正确的行为准则。
去完善
赏析
《解苍然亭》是南宋诗人张埴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诗人在苍然亭下聆听着悠扬的棹歌声,欣赏着重湖美景,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他并未完全沉浸在悠闲自得的生活中,而是期待在未来能有机会与孙子一起游览这美丽的河山,共享太平盛世的喜悦。
诗中展现了一幅晴朗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晰的青山和轻盈的白鸟的画面。这种清新自然的景致让人陶醉其中,也使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变得清晰起来。他将这些美好的景象记录下来,以便日后与友人分享。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与人文情感相互交织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美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解苍然亭》是南宋诗人张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描绘了解苍然亭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该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侵,战乱频繁的时期。在这期间,张埴的人生际遇并不如意,他曾多次被贬谪,饱受战乱之苦。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以逃避现实的纷扰。张埴也不例外,他通过描绘解苍然亭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世事变幻的感慨,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