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池上送春

标题包含
池上送春
持竿闲坐思沈吟,钓得江鳞出碧浔。 回首看花花欲尽,可怜寥落送春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手里拿着鱼竿静静地坐着思考,从碧绿的河水中钓起了江鳞。回头看那繁花似锦的花儿即将凋谢,让人怜惜这孤独落寞的季节变化带给人们的思绪。
去完善
释义
1. 持竿:拿着鱼竿 2. 思沈吟:思考并且默念 3. 江鳞:指江河里的鱼 4. 碧浔:碧绿的江水 5. 看花:观赏花朵 6. 可怜:值得同情 7. 寥落:稀少、冷落 8. 送春:告别春天
去完善
赏析
《池上送春》是高骈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诗人以垂钓者的视角,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春天的离去以及对此的感慨。“持竿闲坐思沈吟”,表现的是诗人在春天即将逝去之际,静静地坐在池塘边钓鱼,思考着春天的变化。“钓得江鳞出碧浔”,则描绘了鱼儿在清澈的池水中游动的场景,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春天毕竟会离开,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于是诗人发出了深深的感慨:“回首看花花欲尽,可怜寥落送春心。”意思是说,当诗人回头看那些盛开的花朵时,发现它们已经快要凋谢了,这让他感到十分惋惜和无奈。这两句诗充满了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无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池上送春》是晚唐诗人高骈所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75年前后,当时高骈作为唐朝的一位重臣,担任淮南节度使一职,负责淮南地区的军事、政治事务。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进入了晚唐阶段,国力逐渐衰弱,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在人生际遇方面,高骈早年曾担任过禁军将领,后因战功卓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逐渐成为朝廷的重臣。然而,他在晚年却因为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而被贬为淮南节度使,远离了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的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内心却充满了无奈和惆怅。 在时代背景方面,晚唐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由于皇权的衰落和政治势力的争夺,使得国家政权逐渐瓦解,各地藩镇割据,战乱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骈作为一个忠诚于国家的将领,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