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
无金寄与白头亲,节概犹夸似古人。未出尘埃真落魄,
匹马东归羡知己,燕王台上结交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没有金钱去孝敬白发苍苍的亲人,我依然有着古时的气节和骨气。在尘世中挣扎却无法脱颖而出,真是潦倒不堪;然而能够骑着马儿独自回到东方,我更羡慕那些能理解我、成为我知己的人;燕王台上,我要结交新的朋友,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留别:离别时留下的话或诗。
2. 彰德军: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安阳市一带。
3. 从事:官职名称,此处指从事史,为唐代文职官员,负责起草公文。
4. 范校书:人名,即诗中的朋友范某人,担任校书郎一职,主要负责典籍整理工作。
5. 无金寄与:没有钱财寄给亲友。金,此处指钱财。
6. 白头亲:年老的亲人。
7. 节概犹夸:气节风度仍然被称颂。节概,意指气节风度;犹,表示让步,相当于“仍然”。
8. 似古人:像古人一样。
9. 尘埃:世俗纷扰。
10. 落魄:失意,潦倒。
11. 马:指骑马。
12. 燕王台: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以招揽天下贤士。这里借指与朋友结交的场所。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无金寄与白头亲,节概犹夸似古人”中,“无金”说明诗人身处贫寒之境,无法向远方的亲人寄去钱财。然而,他坚守气节,不降低自己的人格品质,使人们仍将他看作古代的贤人。这一句表现出诗人清贫而傲骨的形象,也传达了他渴望得到他人理解的心境。
颔联:“未出尘埃真落魄,匹马东归羡知己”描述了诗人在现实中困顿无奈,独自行走在路上的情景。“未出尘埃”意味着未能离开污浊的环境,体现出其生活的困厄。尽管如此,诗人仍然珍惜与他心心相印的友人,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
颈联:“燕王台上结交新”则表达出在游历过程中结识的新朋友,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尽管之前的生活困难重重,但新的友谊却带给了诗人一丝温暖,使之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乐观,同时赞美了真挚友情给生活带来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是由唐朝诗人高骈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左右。这一时期,高骈因宦海沉浮,深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他辞官回乡,留下这首诗作为离别赠言。
此时,唐朝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内部矛盾激化,宦官当权,士人阶层受到打压;外部则时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高骈在此背景下离开京城,被任命为彰德军从事,赴任途中写下了这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诗篇。
在诗中,高骈以“弃置复何道”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他以云、鹤等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对自由、超脱的追求。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宦海沉浮、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文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