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酬李迪
柳下官资颜子居,闲情入骨若为除。诗成斩将奇难敌,
而今共饮醇滋味,消得揶揄势利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下的官员,过着和颜回一样的简朴生活,闲散的心情深入骨髓,无法消除。写诗的时候,那独特的魅力无人可比。如今我们一起品尝美酒佳肴,早已看透了世态炎凉,淡泊了名利。
去完善
释义
柳下:指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展禽,他以柳下为号,后人称柳下惠。他因在柴门之下迎娶丧妻的表妹孟姜而受到时人嘲讽,但被孔子赞誉为“贤者”。这里以柳下惠来比喻诗人自己的闲散官职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颜子居: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他生活简朴,安贫乐道,后世尊之为“复圣”。这里的颜子居与柳下相对应,是诗人自比颜回,表达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闲情入骨若为除:形容诗人闲暇时间的心情深入骨髓,无法消除。若为除,意为如何才能消除。
诗成斩将奇难敌:形容诗人写诗时的才华横溢,无人能敌。斩将,指击败对手,这里喻指战胜其他诗人。
而今共饮醇滋味:指诗人与友人一起品酒,共享美好时光。醇滋味,指美酒的味道。
消得揶揄势利疏:形容诗人通过品尝美酒,排解了世俗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所带来的压力。消得,指消解,排解。揶揄,指嘲笑,讽刺。势利疏,指对权势和利益的疏远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高骈在官场中的感慨之作,表达了他对官场浮华生活的厌恶以及对真情的渴望。首联以“柳下官资颜子居”开篇,用柳下惠的典故来暗示自己身处官场却清心寡欲的心境。“闲情入骨若为除”则表明这种闲适之情已经深入骨髓,无法轻易消除。颔联“诗成斩将奇难敌”表现出诗人卓越的才情和高尚的品质,让那些追求名利的人难以企及。尾联“而今共饮醇滋味,消得揶揄势利疏”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醇美时光,以此来疏远那些世俗的势利小人。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真情、友谊以及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虚伪、势利的不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依韵奉酬李迪》,是由唐朝诗人高骈创作的。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诗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来看,可以推测大约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逐渐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高骈作为唐朝将领,曾先后参与了平定黄巢起义、收复失地的战争。这些战斗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有着深刻的认识,也对民生疾苦感同身受。
在这样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高骈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他的诗篇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依韵奉酬李迪》也不例外,诗人通过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寄托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