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叙怀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
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海门:泛指海洋之门,此处具体指的是长江口一带。
2. 烽烟:烽火与烟雾,古代用来传递军事信息的信号。
去完善
赏析
《南征叙怀》这首诗歌以磅礴的气势和高远的视野展现了戍边将领的高尚情操和忠诚之心。诗人以“万里驱兵过海门”开篇,描绘了战事紧迫、征途艰辛的景象。紧接着,“此生今日报君恩”表达了作者为国家和人民效忠的决心。烽火连天,战乱不断,诗人立下誓言,期待战争平息的那一天,让士兵们脱下征衣,不再留下悲痛的泪痕。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显示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征叙怀》是唐朝诗人高骈的一首描绘行旅生活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末时期(公元9世纪),正值唐朝末年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高骈作为唐朝的一名官员,曾担任过刺史、节度使等职务。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曾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也曾因政治斗争而遭受排挤。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同时也对他的个人命运感到无奈。
在唐朝末年,国家局势紧张,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壮大,中央政权逐渐衰弱。这一时期的百姓生活困苦,战乱频繁,民生疾苦成为了诗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骈以诗人的敏锐洞察力,通过描绘自己的南征历程,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