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锦城写望

标题包含
锦城写望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 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江波涛荡漾,景色美丽无边,放眼望去,繁华的城市景观尽收眼底。春天的到来,家家户户的锦绣挂满枝头,美不胜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蜀江:即长江上游的支流岷江,位于四川地区。 2. 波影:水波反射出的光影。 3. 碧悠悠:形容江水清澈而碧波荡漾。 4. 四望:四面环望。 5. 烟花:指春天的美景。 6. 匝郡楼:环绕郡城的高楼。 7. 不会:不了解。 8. 人家:居民住宅。 9. 多少锦:意指蜀地盛产丝绸。 10. 尽挂树梢头:意思是春天到来时,家家户户的树枝上都挂满了色彩斑斓的丝织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蜀江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春光美景图。诗人首先描绘了蜀江水波荡漾、碧绿悠然的景象,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他描述了四望之处,繁花似锦的景致,这些鲜花环绕着郡楼,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接下来,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他处人家用锦制作的装饰品的赞美之情。最后,他以春天来临时,所有的锦绣都被挂在枝头作为结尾,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间繁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锦城写望》是晚唐诗人高骈所作的一首描绘成都美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晚期,大约公元9世纪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时,高骈正身处成都,担任西川节度使。他曾在军队任职多年,立下赫赫战功,但因政治斗争而失宠于朝廷。晚年时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远离京城,地位相对较低。这段人生际遇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生活和自然风景,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唐朝晚期,中国社会逐渐走向衰落,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然而,成都地处蜀地,地势险要,物产丰富,经济较为繁荣,因此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骈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捕捉到成都的美丽风光,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