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寓兴

标题包含
寓兴
念来若望神,追往如话梦。梦神不无迹,谁使烦心用。 鲁圣虚泣麟,楚狂浪歌凤。那言阮家子,更作穷途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鲍溶,字德源,唐朝时期文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润州(今江苏镇江)人,与韩愈、张籍等人交往密切。 鲍溶在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念来若望神:"念"指的是思念,"若望神"是如果看到神灵的意思。 2. 追往如话梦:“追往”即回顾过去,“如话梦”是说回忆往事就像谈论梦境一样。 3. 梦神不无迹:"梦神"在此处可以理解为虚幻的东西,"不无迹"表示并非完全没有痕迹。 4. 谁使烦心用:意思是,是谁让我如此烦恼不已。 5. 鲁圣虚泣麟:"鲁圣"指孔子,“虚泣麟”是虚构的哭泣麒麟的故事,表达孔子对世事的感慨。 6. 楚狂浪歌凤:"楚狂"指庄子,他曾在《逍遥游》中描述了凤鸟的传说;“浪歌凤”是激情奔放地歌唱凤凰的故事。 7. 那言阮家子:"那言"即不要说,"阮家子"指的是阮籍,这里说他不要悲伤。 8. 更作穷途恸:"更作"即反复表现,"穷途恸"指在绝境中悲痛欲绝的情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寓兴”,实际是在抒发诗人对生活的感叹和对自己的期许。诗人首先提到自己的思绪如同在期待中遥望神明,又像是回顾过去时诉说梦境。梦中似乎无法捕捉到神明存在的痕迹,但谁能判断这是否只是一种烦恼的诱因呢?接下来诗人以鲁国孔子的悲伤哭泣为例,表明即便是圣人也无法预测命运的安排;再以楚国狂人接舆的歌唱凤凰为例,显示即便是在困境之中,也依然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最后诗人提及阮籍,表示对于命运无常的感慨,并且警示自己不要过于沉溺于这种悲哀之中。这首诗表达出了诗人的矛盾心情——渴望超脱而不得,既追求人生的理想境界,又因现实的不公而感到无奈与痛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寓兴》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35年前后,当时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知识分子们开始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鲍溶作为一位有远见的诗人,他关注民生疾苦,对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洞察。 在创作《寓兴》时,鲍溶的个人经历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应试不第,官场生涯并不顺利。然而,正是这种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悟。在诗歌中,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珍惜当下、把握未来的期许。 此外,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与鲍溶的创作密切相关。当时唐朝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皇帝权力受到严重削弱。在这种环境下,文人志士深感报国无门,对未来充满忧虑。鲍溶在这首诗中表达出的无奈与忧思,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共有的心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